“1套房≈香港首付 ”的诱惑正在香港街头疯狂发酵。长江实业近期向香港买家集中抛售大湾区400套房源,最低总价仅40万人民币——这个数字在香港仅够支付2平方米住宅的首付。
当惠州泷珀花园51㎡户型单价从1.4万暴跌至8632元/㎡时,资本巨鳄的撤退信号已随着跨境看房团的包车引擎声划破夜空。
公开资料显示,广州逸翠庄园的楼书还印着2014年的竣工日期,东莞海逸豪庭的地块契约则要追溯到1999年。这些被集中清盘的“古董项目”,共同勾勒出长实“囤地-慢开发-择机抛售”的经典路径。惠州泷珀花园300套房源闪电入市,与其说是促销,不如说是对二十年前土地红利的终极收割——当年每亩不足百万的拿地成本,即便现在腰斩甩卖,利润率仍令内地开发商眼红。
稍加用心不难发现,中介口中的跳楼价藏着精妙算计:东莞海逸豪庭别墅单价从6.8万骤降至1.8万,仍比厚街刚需盘时代天韵高出20%;惠州51㎡户型总价44.3万的冲击力,来自其刻意放大的香港首付对比效应。这种高标低折策略既维持了利润底线,又制造出错过不再的紧迫感。
香港看房客不会注意到,这些“骨折价”房源的实际成交价,仍比三年前同楼盘售价高出15%。
和记地产董事谭健旭的发言暴露了关键信息:这400套房源只收港币。通过跨境销售,长实完成三重套利:规避人民币资产贬值风险、将香港热钱导入离岸账户、利用大湾区政策绿色通道加速变现。当中介炫耀香港客户已包车扫货600套时,本质上展示的是资本跨境流动的管道效率——这些港币最终将汇入长实伦敦分部的基建基金。
事实上,从2013年抛售上海陆家嘴东方汇经中心,到2020年退出成都南城都汇,再到此次大湾区清仓,李嘉诚用十年时间演绎“退出中国楼市”的慢动作。
值得玩味的是,四个项目土地均购于香港回归前后,恰逢中英谈判后地价低谷期。如今这些地块完成26年价值发酵,其套现所得很可能流向英国配电网络或荷兰能源集团——这正是长实年报中“稳健公用事业组合”的最新注脚。
资本永不眠,但永远先醒。当普通人还在争论“40万是不是真便宜”时,李超人早已算清:这些上世纪囤积的土地每多持有一天,机会成本都在吞噬潜在收益。这场跨境甩卖与其说是楼市震荡,不如说是给所有投资者的鲜活教案——在资本巨鳄的字典里,从来没有“割肉”,只有精准计算的出场时机。
不得不说,李超人厉害!
#李嘉诚家族甩货大湾区400套房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