港交所递表上市
尽管每年上市失败的企业数不胜数,但跨境电商领域的IPO热潮从未退却。
有消息显示,近日,亚马逊母婴细分类目龙头,主打婴儿监护器产品的知名品牌HelloBaby所属公司——聚智科技发展有限公司(以下简称“聚智科技”)向港交所主板提交了招股书,预备港股冲击上市,新华汇富为独家保荐人。这也是该公司二次向港交所递表,首次递表时间是今年1月17日。
聚智科技递交招股书 图源:HKEXnews
作为IPO预备军,聚智科技不管是资历还是业绩实力都不容小觑。
具体来说,该公司总部位于湖北省黄冈市,其前身是成立于2005年的倍耐特。经过多年电子技术研发和多方位的市场调研,倍耐特创始人之一刘强察觉到母婴监护产品蕴含的巨大商机,于是公司开始钻研起母婴方向。2008年,倍耐特研发出了婴儿监护器核心技术“2.4GHz无线音视频传输软件”。
一不做,二不休,婴儿监护器业务取得一个好的开头后,刘强又于2016年推出母婴科技品牌HelloBaby,主营婴儿监护器产品。2020年,倍耐特又收购了湖北聚智科技的全部股权,并交由聚智科技负责HelloBaby产品的生产工作。
HelloBaby婴儿监护器产品 图源:HelloBaby
华经产业研究院的公开资料显示,全球育儿产品市场展现出稳健的增长态势,规模已从2019年的764亿美元攀升至2023年936亿美元,复合年增长率达到5.2%。展望未来,该市场预计还将持续扩大,以5%的复合年增长率达到2028年的1195亿美元。
全球育儿产品市场持续增长 图源:华经产业研究院
脚踩如此广阔的一条赛道,聚智科技也干出一番非凡事业。
截至2024年12月31日止年度,聚智科技的婴儿监护器及其他产品销量已经接近140万件,创下历史新高。招股书和财报数据则显示,2022年、2023年、2024年聚智科技的年营收分别为1.9亿元、3.5亿元、4.6亿元;对应的期内利润则为3482万元、6337万元和9469万元。公司收入接近九成来自海外。
聚智科技往年业绩 图源:聚智科技
而从整体市场份额来看,按2024年中国出口至美国的婴儿监护器数量计算,聚智科技在线上销售的出口商中排名第一,占据了38.7%的市场份额。若按2024年中国出口至美国的婴儿监护器价值计算,聚智科技也能排到市场第三名,市场占有率达到19.6%。
增长背后存在风险
上市是每一个企业家的梦想,刘强也不例外。为了达到IPO目标,2024年,聚智科技一边启动了外部融资,拉来鸿达财富,给予该公司20%的持股比例;另一边则对原有的“家族模式”进行了切割,跟着刘强一起打拼的亲戚渐渐退出了公司,只为加强企业在二级市场的接受度。
然而,天不遂人愿,2025年1月聚智科技首次向港交所递表,结果石沉大海,直到招股书6个月有效期过去,聚智科技未能完成上市流程,只好再次提交上市申请。
“家家有本难念的经”,市场普遍认为,聚智科技的上市流程迟迟未打通,是因为其自身业务存在隐患,其中最重要的一点就是对单一市场、单一平台依赖太过。
市场方面,美国是聚智科技婴儿监护器产品出口的主要阵地。2022年至2024年,聚智科技面向美国市场所销售的金额分别占公司总收益的约56.8%,70.9%和75.5%,占比持续提升。
对美国市场依赖性高 图源:聚智科技
出口业务高度依赖美国市场,这也导致美国市场一旦有点风吹草动,就会影响到聚智科技的销售稳定性。比如,受特朗普关税的影响,聚智科技今年前4个月营销支出高企,净利润同比下滑13.7%,首次出现负增长,叠加收入增速放缓至6.4%。
平台方面,聚智科技对亚马逊平台的依赖也十分令人担忧。数据显示,截至2022年、2023年、2024年以及截至2025年4月30日止四个月,聚智科技来自亚马逊平台的销售收益分别占相应年度/期间总收益约85.4%、90.8%、95.6%及86.6%。
“不要把鸡蛋放在同一个篮子里”,亚马逊合规要求渐严,聚智科技一旦失足,此前的经营就可能一朝倾覆,此前在扫号潮中元气大伤的泽宝技术、跨境通等就是最好的例子。
HelloBaby婴儿监护器产品在亚马逊销售 图源:亚马逊
令人欣慰的是,聚智科技也察觉到了以上这些问题,并开始尝试对症下药。一方面,聚智科技通过美国分公司深化北美市场的同时,也注重拓展东南亚等新兴市场;另一方面,早在2021年,聚智科技就将业务拓展至沃尔玛平台,每年至少能售出1万单以上。
展望未来,随着聚智科技应对策略的逐步落地,未来该公司也将收获资本市场和消费市场更多的青睐,成功上市也只是时间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