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份,全国各大城市的二手房市场,延续了上半年的下降态势,成交量进一步下降。根据最新的统计数据,今年7月,二手房的成交量,累计同比下滑4%,降幅较6月的3%,又增加了一个百分点。二手房成交量的持续下跌,折射出当前楼市的复杂局面,也引发了房地产业内外,对于今年下半年市场走势的深度关切。
在4大一线城市中,北京、上海等核心区域的二手房成交量,虽然和去年同期相比,仍处在下行通道中,但下降幅度相对温和一些。这主要得益于,北京、上海等城市优质教育资源的不可替代性,还有就是核心地段房产的保值性。而部分二线城市,像郑州、武汉等地,二手房市场的降温,更为明显。7月份,同比下降幅度普遍达到了5%至8%。至于三四线城市,则继续面临较大的压力,不少城市的下降幅度,超过了10%,而库存去化周期,同样持续增加。
二手房市场下行的主要原因,有以下几点:1、受政策面的影响。7月24日,中央政治局会议明确提出,"适应我国房地产市场供求关系发生重大变化的新形势",这被市场解读为调控政策可能会出现转向。2、部分城市在7月进一步收紧了二手房交易税费政策,例如,杭州市对非唯一住房的转让,征收差额20%个人所得税等。像杭州这样的政策,短期内对市场情绪,会产生了一定压制作用。
购房者观望情绪浓厚,是造成二手房成交量持续低迷的关键。首先,经济复苏进程中的就业压力以及收入预期,影响了居民的购房能力;其次,新建商品住宅市场持续推出的促销政策,分流了部分二手房的需求;再次,改善型的需求,释放缓慢。改善型需求,一般需要通过"卖旧买新"来完成,但在当前的市场环境下,二手房出售周期的延长,直接制约了改善链条的运转。
7月份,多个城市的二手房挂牌量,持续攀升。像重庆和成都等地的二手房的挂牌量,和去年同期相比,上涨幅度都超过30%。大量二手房房源的入市,造成买方的议价能力增强,部分业主急需卖房,不得不进一步降价,这又强化了购房者的降价预期。数据显示,7月份,二手房成交均价,和6月份相比下降0.5%,降幅扩大了0.2%。
房地产行业内的专家普遍认为,随着7月底国家政策的明确,8月份的市场,有望逐步企稳。当然,这是他们的预测,也是他们的希望。他们预计,将会有更多城市优化限购和限售政策,同时降低交易税费;同时,商业银行可能会加大对合理住房消费的金融支持力度。但是,大家都知道,市场信心的恢复,需要过程,需要时间,所以,短期内,二手房的成交量,可能仍将处于低位。
总而言之,7月份二手房成交量和成交价格的下滑,是多方面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这既反映了短期市场压力,也揭示了房地产行业长期转型的特征。随着政策效应的逐步显现,以及市场自身的调整,预计,今年下半年,二手房市场或将呈现出"先抑后扬"的走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