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胡乐麻将这款游戏可以开挂,确实是有挂的,通过添加客服微信4585933
2.在"设置DD功能DD微信手麻工具"里.点击"开启".
3.打开工具.在"设置DD新消息提醒"里.前两个选项"设置"和"连接软件"均勾选"开启"(好多人就是这一步忘记做了)
4.打开某一个微信组.点击右上角.往下拉."消息免打扰"选项.勾选"关闭"(也就是要把"群消息的提示保持在开启"的状态.这样才能触系统发底层接口..) 嗅嗅全新升级嗅嗅全新升级 本文来自微信公众号:深圳微时光 (ID:szdays),作者:白粥,原文标题:《深圳电车党:车可以全款40万拿下,电只充5毛/度的深夜“拼好电”》,题图来自:AI生成 “白天的电是百岁山,晚上的电是白开水”。 深圳电车车主圈里不约而同地默认这句话。充电站的电,白天是钢铁森林里的“百岁山”,贵却解渴;夜里则秒变“白开水”,5毛/度的电价比深夜豆浆还温柔。 深圳车主车位不自由,但充电费要自由。相比于价格波动毫无规律的油价,电价有固定的峰谷值,让电车车主能稳稳地抓住省钱时机。 深夜12点到次日7点,电费5毛/度左右,而白天大部分的时间,电费是1.5—2元/度,习惯于深夜充电的车主,每次都能省下三分之二的充电费开支。 点便宜的外卖,叫拼好饭,晚上充便宜的电,被车主们戏称为“拼好电”。对于部分车主来说,车可以买40万的,但是电必须充5毛/度的。 “该省省,该花花”,是电车主们共同形成的电车人格,在深夜0点的充电站,他们共享着“拼好电”,省下油车车主口中的“三瓜俩枣”。 深夜10点50分,沈忱把车停在停车位上,拔出充电桩上的充电枪,插入爱车的充电口。时间跳转到11点整,他扫码启动充电。 等到充电指示灯亮起,沈忱就会到停车场附近的咖啡馆,夜深人静,他点了一杯非咖啡饮品,手机连上了咖啡馆的网络,静静享受独属于一人的时刻。 为了不耽误工作日用车,他一般在每周五或者周末晚上出去玩回来之后,顺便到超充站充电,几乎一周充一次。 满电状态下,他可以开车在市区走走停停400公里左右,刚好够他一周的路程。 他选择深夜来充电,一是因为人少,图个清静,二是深夜的电费相对来说更加便宜,他充满一次只需要花费30元左右。 充电站的收费是分时间段的,一般有谷峰电/平价电/高峰电三个价格,最高价出现在人们方便出门的时间段,比如9:00—11:00、14:00—16:00、19:00—21:00,收费在1.5—2元/度的范围内。 而沈忱他们捡漏的电,时间段一般为晚上11点到次日7点,收费只需要高峰时期的三分之一,相比起来可以节省三分之二的充电费。 省下了钱,却要因此牺牲一些睡眠时间。时间和金钱,总有一样需要花在爱车的身上。 正常情况下,快充半个小时就能把电充满。但有一些时候,他发现充电的速度特别慢,需要一个半小时,充到1点,他才能开车回家。 “尤其是滴滴车,他们一旦插上电,我的充电速度就会变慢,不知道什么原理。” 另一位电车车主许伟坚持深夜充电2年了,这两年来,除了临时应急需要在白天充电,其他时间他都是在深夜充电站充电的。 他能坚持下来最重要的原因,还是省钱,把等待充电的时间当成是在赚钱,时薪超过了200元。 他算了一笔账,每个月充电四次,一次大概为60元左右,低价电充满需要240元/月;如果不在车企官方充电站充的话,则只需要120元/月。 此前他是油车车主,相比于油车,加满一箱油需要300到400元,他认为这一小时的等待便能省下至少200元,“一个小时就能赚200,去哪里有这么好赚的钱?” 况且,他还擅长使用服务费代金券,“拼好电加上服务费代金券,简直就是绝杀。” 保险送他一个月20元的代金券,有的时候他充满电只花了不到9元。“试想一下,你花4—9块钱,跑425公里,是不是相当于免费?” 也有一些车主,习惯了早睡早起,于是早晨5点6点,在城市还在沉睡时,他们便到了充电站,充的依然是低价电。 “晚上在家再困也要出去把低价电补满,再回家睡觉,不然第二天充电又贵太阳又晒。” “我的车一般充早上第一缕阳光照耀的电,晚上的剩电不新鲜,给车充早上8点前新发的电对车比较好。” “我为了充0.6元/度的电(电费0.3元/度,服务费0.3元/度),凌晨五点开过去慢充,然后再回来睡觉。” 在人们的常识里,深夜扎堆出现在充电站的,一般是出租车和滴滴车主。他们白天跑车,晚上空出时间来充便宜电,实现支出最小化、收入最大化。 然而,根据许伟的观察,深夜的充电站,百分之五十是职业司机,另有百分之五十是个人电车车主。 车主们深夜充电,一是省钱,二是非常方便,即使深夜充电的人多,但设备数量远远供大于求。 截至今年6月底,深圳全市已建成投用超充站1057座、充电桩超48.7万个。在充电这一方面,电车车主的安全感可谓全国最强。 许伟每次去充电都不需要排队,他只需要提前在地图上查看充电站的充电桩空余数量,直接前往即可。 “基本上3公里内就会有一个充电站,深圳到处都是。” 相比其他的城市,深圳的家用充电桩是一项少见的奢侈品。99%的深圳人,都没有“家充自由”。 也正因如此,深圳的电车车主总是自嘲,爱车跟着自己吃苦了,没让爱车过上好日子。 “它到报废那天都记得你说的要给它充上家充的承诺”,成为了深圳电车圈里的黑色幽默。 大家基本上都平等地无法拥有一个家用充电桩,所以想要快省事划算,就只剩下深夜的充电站。 由于在深圳,买卖车位是不被允许的,而申请电表又需要产权车位,所以个人申请家用充电桩几乎是不可能的事情。 “车位不固定、电容不够、物业一句‘消防不批’就能把你劝退”,车主总结。 所以,即使有些车主在买车时被赠送了充电桩,大概率也没有地方可以安装。只有极少部分车主,幸运地在各种帮助下,成功安装了家用充电桩,足不出户便能享受地下停车场的低价电。 一位深圳车主偶然获得了一次在地库安装充电桩的机会,终于能给电车喝一口不收服务费的电了。 他统计,快6年了,用了13000度电,相当于省下了9000块钱,总的来说还是很划算的。 但他也没有固定停车位,每天都得提前回家占据那个车位,有的时候回来晚了,也只能停到别的车位去,是否能享受这个便利,也得看运气。 不过,他显然已经是幸运的了,因为大部分的车主,自家小区楼下的停车场,连公用的慢充都没有,比如沈忱所在的小区,而他白天需要上班,只能晚上去充电。 许伟的小区配备了慢充,但充得慢,一晚上8小时都未必能充满,价格却赶上了超充,他认为还不如去官方终点站充,起码只需要花一个小时。 慢充的价格高,主要高在服务费上,部分电价的服务费高至8毛/度,比深夜的电费单价还要高。 在深圳的马路上,蓝牌和绿牌双分天下,但从资历上来看,油车是“正统宗门的大师兄”,至今仍在数量上占大头;电车则是“新入门的少侠”,正以肉眼可见的速度抢班夺权。 油车加油确实痛快,车主只需要拐进加油站,只需要5分钟,车子便“满血复活”。电车则像慢性子的乌龟,快充半小时,慢充八小时,充电时间全凭车主的耐心。 可电费便宜得离谱——油车一次加满的钱,够电车车主悠哉游哉跑上几个月,在油车车主看来,电费相当于不用钱。 当油车党看到电车党非要半夜去充电时,也常常犯嘀咕:至于半夜爬起来省那十几块吗?这不是“没苦硬吃”? 但他们没算过另一笔账:深夜电价打到三折,等同于油价从8块跌到2块4——当年油价涨一毛钱都有人凌晨排队,如今三折的羊毛,谁能忍住不薅? 电车车主李伟豪自我调侃:“以前开油车,仨瓜俩枣懒得计较;现在换了电车,凌晨两点睡不着,也要爬起来充5毛一度的电。” 电车悄悄换了他们的性格,把他们变成了“电车人格”,一种对价格极其敏感的新物种。更有趣的是,这种人格跟有没有钱无关。 许伟开40万的宝马电车,每周日半夜11点准时去抢低谷电,顺手在隔壁买杯35块的咖啡——“车可以买贵的,电必须充便宜的,有代金券更好。” 李伟豪也发现,自从开电车,1公里都恨不得开车去——反正电费约等于不要钱。 一旦动了买电车的念头,看似是人挑车,实则是车反过来雕刻人的性格。 从下定金那一刻起,消费券、免息贷、置换补贴层层加码,逼得电车车主货比三家、分银必较。 提车后,电车更高的保费、更玄学的残值,又让他们对每一分投入都小心翼翼。更别提新车一年腰斩、二手车骨折的市场行情,谁还能对价格不敏感? 久而久之,“能省则省”成了肌肉记忆:车是耗材,时间可以换钱,精打细算才是对钱包最大的温柔。 深夜充电,将电费缩减至相当于“免费”,缓解他们对残值的焦虑,同时提高整辆车的性价比,不管怎么看,电车车主都乐在其中。 备注:文中人物为化名。 本文来自微信公众号:深圳微时光 (ID:szdays),作者:白粥 已在虎嗅发表 372 篇文章
【央视新闻客户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