贝森特威逼欧洲国家,要求做好准备!
过去我们或许从未深入思考这个问题:欧盟跟随美国对中国加征二级关税的可能性有多大?因为长期以来,中国与欧盟一直是互为最重要的贸易伙伴。然而,随着美财长贝森特的言论被爆出,情况突然变得愈加复杂。 事情的起因在于,早在今年6月,美财长贝森特就向G7成员国提出过这一要求,旨在共同对中国加征200%的二级关税。而令所有人意外的是,G7的反应让人捉摸不透,甚至令人震惊——没有一国做出明确支持,反而是陷入沉默。 贝森特此次强硬的态度,显然源自他对俄乌冲突及美国外交政策的一种不满。自俄乌战争爆发以来,美国与其盟友就开始对俄罗斯实施严厉制裁,意图摧毁俄罗斯的经济。但中国却在背后为俄罗斯的经济提供支持,尤其是通过大量采购俄罗斯能源。这一行为无疑与西方国家的战略目标背道而驰,使得美方政客认为,中国的行为为俄罗斯提供了资金支持,从而阻碍了俄罗斯与乌克兰和谈的进程。 面对这一局面,美国政府不仅希望通过威胁加征关税迫使中国停止能源购买,而且对中国的经济措施变得愈加激进。最初这似乎只是一次简单的威胁,但不久后却发展成了更为严峻的局面。 美国有意与盟友共同施压中国的计划曝光后,甚至包括欧洲在内的其他经济体,都被纳入了美国的视野。根据8月13日美媒彭博社的报道,贝森特甚至在G7会议上提出了要全球各大经济体一同与中国断绝经济往来的要求。此举如果得逞,必然对中国经济造成毁灭性打击。 中国与美国、日本、韩国、欧盟等国的贸易往来不可小觑。据2024年的数据显示,中国与日本、韩国、美国的双边贸易额分别为3082亿美元、3280亿美元和6883亿美元,欧盟与中国的贸易额则高达7300亿欧元。中国对欧盟的出口额更是突破了5000亿欧元,这四大经济体合计占中国商品出口的四分之一。可想而知,任何对这些国家市场的负面影响,都会在中国经济中引发巨大震荡。 然而,当美国提出这一计划时,出乎意料的是,日韩及欧盟的多国领导人纷纷选择沉默。无论是日本、韩国,还是欧洲的大国如英国、法国、德国、意大利等,几乎没有一个国家敢站出来支持美国。这一现象显然让贝森特感到愤怒和失望,甚至在事后公之于众,表示美国未能如预期一样获得他们的支持。 那么,为什么日韩和欧盟等国家不愿跟随美国对中国加征关税呢?首先,这些国家与中国之间的市场关系极为紧密,不仅是中国的主要贸易伙伴,中国也同样是它们的重要市场。在全球贸易环境中,失去中国市场意味着严重的经济损失。对于这些国家来说,放弃中国市场,选择其他市场几乎是不可能的。 再者,很多发达国家面临一个非常现实的问题:如果与中国切断经济关系,它们将难以承受后果。比如,这些国家依赖中国的廉价商品来抑制国内通货膨胀,一旦失去中国的商品供应,民众的生活成本势必会大幅上升。同时,欧洲等地区的中国投资也将撤离,这将进一步加剧当地的物价上涨和财政赤字问题。 即便是欧盟,虽然它长期与美国保持密切关系,但内部并不团结。不同国家有不同的利益,若真要全体成员国与中国断绝经济联系,欧盟内部必然会发生分裂。而这一点,法国、德国和意大利等国非常清楚,因此他们坚决不同意美国的要求。 从这些因素来看,G7成员国的态度也变得更加微妙。在6月会议之后的两个月里,全球的局势发生了显著变化。虽然美国不断施压,但日本、韩国以及欧盟的部分国家并未全面响应。在全球经济的背后,中国市场依然对这些发达国家至关重要。 另外,俄乌战争的持续也令欧盟非常头疼。特朗普坚持推动俄乌停火,并提议通过领土交换来解决争端,这一立场激起了欧洲一些国家的不满。显然,美国在俄乌问题上再次选择牺牲欧洲的利益,表现出一贯的“美国优先”政策。相比之下,欧洲的利益在美国看来似乎并不重要。 从现有情况来看,欧盟和日韩国家显然意识到,如果跟随美国对中国加征关税,最终受损的将是自己。在这一点上,欧洲国家对美国的命令保持警惕,优先考虑自身利益的保障,而非盲目跟随美国的步伐。 最后,尽管特朗普政府已经在关税问题上屡次延期,但可以预见,如果他无法说服更多盟友与中国断绝经济联系,单靠美国一国的力量将难以在这场关税战中取得胜利。对于中国而言,虽然面临的挑战不小,但全球市场上仍有许多经济体保持着相对独立的立场,这为中国提供了一定的战略缓冲。 参考资料: - 《包藏祸心询问G7“对华加税200%”意愿,美财长碰了钉子》——观察者网 - 《中国与部分周边国家的贸易额情况》——经济冷知识 - 《中国海关总署:2024年中美贸易额6883亿美元,同比增长3.7%》——俄罗斯卫星通讯社 - 《欧盟统计局:2024年中国为欧盟最大的进口来源地》——央广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