侧记|国际智慧赋能天衢新能源新材料赛道跑出“中试加速度”
创始人
2025-08-17 16:55:44

大众网记者 张凤帅 德州报道

8月16日,德州天衢新区碧空如洗。在德州富豪康博酒店举办的“新能源新材料技术创新与产业对接会暨2025年高层次外国专家齐鲁行”活动上,来自新加坡、俄罗斯、澳大利亚、乌克兰等国家的12位顶尖专家与8位国内领军学者齐聚一堂,共商技术创新与产业转化。

乌克兰国家工程院、交通运输科学院院士安德烈·别拉金斯基在会上分享了其团队30年的研究核心:“如何有效利用工业废弃物?”他提出的“共享再生材料技术、共建绿色交通平台、共推标准体系互鉴”三点倡议,引发了与会者的深入探讨。安德烈强调:“科学的价值在于应用,合作是推动技术落地的关键。”他特别注意到德州在新能源产业和循环经济方面的实践与其团队研究方向高度契合,表达了开展跨国合作的意愿。

齐鲁工业大学(山东省科学院)党委书记吴衍涛在致辞中,重点介绍了推动技术落地的关键支撑,与天衢新区共建的德州研究院(中试基地)。该基地已构建起“基础研究-中试孵化-产业转化”的全链条平台。“依托德州研究院中试基地,我们将为活动中涌现的优质项目提供从小试放大到工艺优化再到中试验证的全流程服务,旨在缩短技术从实验室走向市场的周期,打通转化通道。”吴衍涛表示,这种“产学研用”紧密结合的模式,是加速科技成果转化为现实生产力的有效路径。

会上,“齐鲁工业大学(山东省科学院)德州研究院外国专家工作室”与“德州学院外国专家工作室”正式揭牌成立,标志着国际智力合作进入常态化、机制化新阶段。

吴衍涛阐述了依托新平台的协同创新路径:需求导向的协同攻关方面,以企业技术需求为牵引,整合高校科研力量和国际专家资源,依托中试基地,与外国专家工作室共建联合研发中心,探索知识产权共享机制,加速突破关键核心技术难题;人才培养的深度融合方面,建立常态化国际人才交流机制,以外国专家工作室为载体,实施“双导师”联合培养项目,选派青年学者赴海外研修,同时邀请外国专家担任研究生导师,共同培养兼具国际视野与产业实践能力的复合型人才。

此次高规格的国际合作对接,着眼于新能源新材料产业的未来发展。通过设立跨国联合攻关项目,将有力推动前沿技术在天衢新区的落地转化,为区域抢占产业制高点提供科技支撑。“天衢新区的产业链展现出对接创新成果的积极姿态,随着专家学者与企业代表展开深入洽谈,一场以天衢新区为重要阵地的绿色产业升级实践正在扎实推进。”天衢新区党工委副书记、管委会主任王大山表示,国际智慧与本土实践在此交汇融合,不仅为德州的产业升级注入新动力,也为全球碳中和目标的实现贡献着德州力量。

相关内容

热门资讯

今日资讯.丽水都莱.怎么装挂@... 您好:丽水都莱这款游戏可以开挂,确实是有挂的,需要了解加客服微信【9951342】很多玩家在这款游戏...
实测分享“微乐山西麻将其实的确... 您好:微乐山西麻将这款游戏可以开挂,确实是有挂的,需要软件加微信【4770480】,很多玩家在微乐山...
一招分享“新青鸟大厅可以开挂吗... 您好:新青鸟大厅,这款游戏可以开挂,确实是有挂的,需要软件加微信【90-30-268】或【79-11...
重磅消息.Ruler.到底有挂... 您好:Ruler这款游戏可以开挂,确实是有挂的,需要了解加客服微信【9307068】很多玩家在这款游...
(了解科技)“聚友互娱.有没有... 您好:聚友互娱.这款游戏可以开挂,确实是有挂的,需要软件加微信【3398215】,很多玩家在聚友互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