跨界咖啡、餐饮的一鸣食品交出一份“营利双增”的半年报。
图源:图虫
8月17日,一鸣食品(605179.SH)发布2025年半年报,报告期内,公司实现营收14.01亿元,同比增加2.12%,归母净利润3221.72万元,同比增加21.73%,扣非净利润3223.49万元,同比增加21.08%。
二级市场方面,截至8月18日收盘,一鸣食品报收20.31元/股,涨幅1.65%,市值81.4亿元。
乳业分析师宋亮8月18日接受时代周报采访时表示,今年上半年,一半乳企处于亏损状态,一半乳企在盈利,盈利的乳企普遍营收的增长并不明显,利润增长都很大,在此情况下,一鸣食品的业绩表现在行业内处于中上等的水平。
宋亮分析认为,“一鸣食品的优势在于门店扩张,门店的覆盖面在江浙地区还算不错,而且以低温奶为主,虽然近些年有些萎缩,但也为其业绩发展和利润增长起到了支撑作用。不过,其短板在于产品创新、品牌发展没有跟上当前现制零售店升级的步伐。”
上半年关闭104家门店
一鸣食品成立于2002年,以主打“鲜奶+烘焙”的一鸣真鲜奶吧被大众所熟知,通过加盟+直营的模式,以温州为核心,迅速打开了华东地区市场。
其主营业务包括乳品和烘焙食品,乳品以低温奶为主,涵盖了低温巴氏杀菌乳、风味发酵乳、低温调制乳及蛋奶、热奶等产品,烘焙食品涵盖了短保面包、米制品、中式糕点等。
其公司的产品销售以“一鸣真鲜奶吧”连锁门店为主要渠道,辅以区域经销、直销等多元销售渠道。
2025年上半年,一鸣食品直营店和加盟店的门店总数为1864家,较期初1968家减少了104家门店。
一鸣食品的扩张一直以加盟模式为主,但从去年一季度开始,一鸣食品门店规模开始收缩。
2024年一季度,一鸣食品直营店和加盟店期初共计2058家,期末门店数量为2032家,共减少26家门店。到了2024年底,其在营门店总数为1968 家,较一季度末又减少了64家门店。
相应地,门店规模的缩减也导致一鸣食品的加盟店和直营店营收规模出现下滑。
2024年,一鸣食品的加盟门店、直营门店分别实现营收9.22亿元、5.75亿元,同比下滑4.93%、12.88%。
今年上半年,一鸣食品的加盟门店、直营门店的营收持续下滑,分别为4.43亿元、2.59亿元,同比下滑3.94%、13.03%,其中加盟门店的毛利率同比增加0.98%,直营门店的毛利率微跌0.54%。
从区域市场来看,华东地区是一鸣食品的营收“主阵地”,今年上半年,一鸣食品继续向苏北扩张,以合肥、南昌为圆心辐射周边,在徐州、九江开放加盟。
不过,一鸣食品华东地区的盈利能力正在下滑。2024年,华东地区营收23.47亿元,同比微增0.40%,毛利率同比下滑0.90%;2025年上半年,该地区营收12.08亿元,同比增长2.85%,毛利率减少2.29%。
值得一提的是,一鸣食品在线上渠道的增速较快。2024年,其线上营收为9402.77万元,同比增加37.94%,到了今年上半年,一鸣食品的线上销售额为5813.65万元,同比增加29.52%,毛利率同比增加12.77%至47.98%。
跨界业务好做吗?
一鸣食品门店收缩,营收、毛利率双双下滑,与市场变动也有一定关系。
2024年,国内乳制品行业数据出现了近年来首次负增长。国家统计局数据显示,2024年全国规模以上企业乳制品总产量为2962万吨,同比减少1.9%。乳制品工业协会数据显示,2024年国内液态奶产量为2745万吨,同比减少2.8%。
同时,一鸣食品的另一主业——烘焙,也进入激烈的角逐阶段。艾媒咨询数据显示,中国烘焙食品零售市场规模将在2029 年达 8,595.6亿元。
在烘焙食品赛道,一鸣食品的竞争对手除了传统烘焙企业,还有奈雪的茶、乐乐茶、茶颜悦色等新茶饮品牌。
另外,随着预制食品在资本市场的爆火,预制烘焙产品也正在大量涌入线下烘焙门店。安井食品(603345.SH)、海欣食品(002702.SZ)、千味央厨(001215.SZ)等速冻食品龙头纷纷入局。
弗若斯特沙利文数据显示,中国冷冻烘焙市场正在以超过25%的年复合增长率迅速扩张,预计2025年市场规模将达到230亿元。
当行业进入收缩期,一鸣食品主营的低温奶市场又被光明乳业、三元股份、皇氏乳业、蒙牛等乳企“蚕食”,一鸣食品开始主动求变。
2024年,一鸣食品先后推出“奕程咖啡”和“厚比披萨”两大新品牌,意在填补下午茶、午餐等空白业务场景。其中奕程咖啡未单独开设门店,以点位入驻方式进入一鸣鲜奶吧,厚比披萨则是以独立门店形式运营。
截至2024年12月底,厚比披萨开出了130家门店,奕程咖啡入驻了80 家一鸣真鲜奶吧并和上百家企事业单位合作。
在2025年半年报中,一鸣食品明确表示将下半年将聚焦多元业务升级,同时透露了新业务下半年的扩张计划:厚比披萨正在加快年度门店布局,即在2024年报中定下的600 家门店目标;奕程咖啡计划进入200家门店并与 500 家外部终端合作。
宋亮对时代周报表示,一鸣食品跨界,是很好的选择和方向,但跨界能否成功,要取决于一鸣食品能不能在残酷的内卷当中卷出来。
“一鸣食品不是单纯的传统乳制品企业,而是乳制品加工和零售相结合的企业。但是跨界的难度极大,因为江浙沪一带现制类的茶饮、咖啡品牌较多,对一鸣食品的现有业务造成打击是不可避免的。当然,一鸣食品也在积极转型,已经逐渐由卖标配低温奶变为现打低温奶,同时也关闭了一些低效门店。至于跨界、调整有没有效果,需要一年以后才能看出效果。”
8月18日,针对一鸣食品的半年度业绩及咖啡、披萨等跨界业务的发展规划,时代周报记者致电一鸣食品并发送采访提纲,截至发稿,暂未获得回复。
本网站上的内容(包括但不限于文字、图片及音视频),除转载外,均为时代在线版权所有,未经书面协议授权,禁止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他 方式使用。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如其他媒体、网站或个人转载使用,请联系本网站丁先生:news@time-weekly.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