先给大家讲个故事。小明买了个期权,就像买了个“未来可以低价买股票”的权利。他兴高采烈地等着,结果到期那天,股票价格没涨,他的期权就变成了一张废纸。这就是期权的到期风险,也就是“到期归零”。
期权和别的投资不一样,它有个“保质期”,这个保质期就是到期日。到期日一到,期权就失效了,不管之前有多大的希望,只要到期那天没达到条件,就啥都没有了。所以,期权的到期风险是每个投资者都得小心的。
一、到期风险带来的影响
1.买方可能血本无归
对于期权买方来说,如果在到期日时,期权处于虚值状态(也就是行权对买方没有利益可图),而且买方又没有提出行权申请,那么这份期权合约就会变得一文不值,买方投入的权利金就全部打水漂了。打个比方,你花1000元买了一份看涨期权合约,约定到期时可以以50元的价格买入某ETF。但到了到期日,这个ETF的市场价格只有40元,这时候行权就会亏钱,要是不行权,那你之前花的1000元权利金就白花了,这就是到期归零风险给买方带来的直接损失。
2.卖方可能被迫履约
对于期权卖方而言,到期风险也不容小觑。如果买方在到期日提出行权申请,而卖方又没有足够的资金或证券来履行义务,那就可能会面临违约的风险,不仅会遭受经济损失,还可能影响自己的信用记录。比如说,卖方卖出了一份看跌期权合约,约定到期时如果买方行权,卖方要以60元的价格买入某ETF。到了到期日,买方觉得价格合适,选择行权,可此时卖方手里没有足够的ETF或者资金来买入,那就只能违约,承担相应的后果。
@财顺期权
二、应对到期风险的策略
1.密切关注行情走势
虽然期权的潜在收益很诱人,但这都是在行情趋势对自己有利的前提下。可别太迷信所谓的“好运”或者“内部消息”,还要防止出现自我呈现效应。啥是自我呈现效应呢?就是一件本来不太可能发生的事情,因为传的人多了,信的人也多了,最后就好像真的会发生一样。在期权交易里,不能被这种虚假的预期冲昏头脑,要时刻盯着行情的走势。一旦发现行情朝着不利于自己的方向发展,就得马上调整交易策略。比如,你原本预期某ETF会上涨,买了看涨期权,但发现它不仅没涨,反而开始下跌,这时候就要考虑及时止损,避免损失进一步扩大。
2.提前做好行权或平仓准备
对于期权买方来说,在到期日前要仔细评估期权的价值。如果期权处于实值状态(行权对买方有利),并且自己打算行权,那就要提前了解行权的流程和要求,在到期日当天及时提出行权申请。要是觉得行权不划算,或者不想继续持有这份期权,也可以在到期前通过平仓的方式将期权合约卖出,收回一部分权利金,减少损失。
对于期权卖方而言,在到期日前要确保自己有足够的资金或证券来履行可能的义务。如果预计买方可能会行权,就要提前做好准备,避免出现违约的情况。同时,卖方也可以根据自己的判断,在到期前通过买入相同类型的期权合约来平仓,了结自己的义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