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交易所2025年上半年业绩报告发布,多项业务指标刷新历史记录。得益于现货交易、衍生品交易以及沪深港通成交量的显著增长,港交所在此期间实现了营业收入和盈利的双重飞跃。
在8月20日的业绩发布会上,港交所首席执行官陈翊庭表示,目前已有超过230家企业向港交所递交了IPO申请。她认为,内地IPO审核提速对中国市场而言是一个积极信号,鉴于中国市场潜力巨大且企业资源丰富,港交所尤其适合那些计划出海的企业,与内地交易所形成错位互补,共同服务中国企业的IPO需求。
具体来看,港交所2025年中报数据显示,上半年实现营业收入(含其他收益)达141亿港元,较去年同期增长了33%;主要业务收入为130亿港元,同比增长32%;税后盈利则达到85亿港元,同比增长39%。这一亮丽成绩主要得益于现货及衍生品市场成交量的强劲增长,上半年平均日均成交额同比增长95%。
沪深股通和港股通的日均成交额也创下了历史新高。其中,沪深股通日均成交额同比增长32%,港股通日均成交额更是达到1110亿港元,是去年同期的近三倍。这两项业务为港交所带来了18.13亿港元的收入,同比增长51%。
针对国际资金回流的情况,陈翊庭表示,目前美元资产正在经历分散配置,部分资金正在回流中国资产。随着全球格局的变化以及全球投资者对多元化跨地域、跨资产类别投资的需求增加,港交所已经做好准备迎接这一趋势带来的增长机遇。
她还透露,国际投资者对港股IPO的参与度非常高。目前港股二级市场的投资者结构中,散户仅占一成,港股通南向资金占比23%,其余均为国际投资者和本土资金。这表明港股市场在国际投资者中具有较高的吸引力。
在IPO市场方面,上半年香港市场新股上市势头强劲,共有44宗新股上市,集资额达到1094亿港元,是去年同期的8倍多。同时,再融资规模也超过2400亿港元,创下了2021年以来的半年度最高纪录。其中,“科企专线”的推出更是为港交所新增了50家18A和18C申请。
陈翊庭指出,以保密形式递交IPO申请在全球市场上并不罕见,因为很多交易所都同意保密申请。特别是对于18A和18C章节申请的企业,由于它们大多还没有收入或未实现盈利,且核心技术处于研发阶段,涉及特别敏感的信息,因此港交所提供了相应的便利。但这并不意味着缺乏透明度,拟IPO企业在招股等合适时机仍需公开披露信息。
在展望下半年时,港交所表示将继续优化交易机制,包括缩短现货市场的结算周期、提升结算效率等,以与全球市场接轨。同时,他们也注意到随着香港银行间同业拆息(HIBOR)的下降以及购置物业等因素的影响,下半年投资收益可能会下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