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股今日的资本焦点,不再是酱香科技,而是纳米光刻线里的中国算力!寒武纪股价冲破千元大关,盘中触及1027元新高,市值站上4200亿,成为茅台之后第二只千元股。帮主深耕市场20年,深知这绝非游资炒作,而是一场国产芯片的“诺曼底登陆”——技术突围、资本重仓、政策托底的三重变局正在上演。
资金押注:从试水到重仓的信仰跃迁
机构用真金白银投票。二季度397只公募基金重仓寒武纪,华夏、易方达领衔扫货,单日主力净流入超20亿,游资单笔抢筹8.6亿。五年间,基金持仓量从131万股飙升至6300万股,持股占比流通股15%,资本从“谨慎试水”转向“重仓卡位”。
基本面拐点:首盈背后的国产替代加速度
寒武纪一季度营收11.11亿,同比暴增4230%,净利润3.55亿实现上市后首度单季盈利。这一转折点背后,是思元590芯片的硬核突破:7nm工艺、512TOPS算力,推理能效比超越国际巨头,价格比英伟达A100低30%,斩获字节等大厂订单。美国封锁H20芯片后,国产替代率从12%猛增至27%,寒武纪成稀缺性标杆。
风险与挑战:高估值下的博弈逻辑
狂欢中需冷眼审视。寒武纪动态市盈率271倍,远超行业均值;机构持仓数从1165家骤减至404家,分歧隐现。客户集中度高、全年盈利未兑现仍是软肋。
帮主视角:长坡厚雪的产业棋局
政策端,“东数西算”与“十四五”国产算力占比超50%的战略已落子;技术端,寒武纪定增39亿加码大模型芯片研发,DeepSeek等国产大模型催生算力刚需。短期波动难免,但AI算力自主化是国家科技博弈的必争之地——寒武纪的千元价签,实为中国硬科技的价值锚点。
(附帮主郑重投资心法:高壁垒技术龙头+政策强驱动+业绩拐点=长线配置黄金三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