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科技商业 于洪涛
相信很多人都有这样的就诊经历:进了医院不了解该去哪里看病,做完检查不知道如何拿到结果,拿到药之后不记得该怎么吃……
湖北省卫健委正在通过推广健康湖北AI智能陪诊应用,帮助患者克服这一困扰。“健康湖北AI智能陪诊”提供贯穿诊前、诊中、诊后医疗服务各环节的全流程引导陪伴,实现患者就医的按图索骥,既提升了诊疗服务效率,又减轻了医护人员的咨询压力。
从武汉市中心医院的试点情况来看,该应用的效果十分显著——导诊科室推荐的精准度达到85%以上,让患者准确找到合适的科室;支持98%的检验报告解读,为患者答疑解惑;复诊预约成功率达到76%,方便患者后续治疗。
在近日举行的“华为中国行2025·湖北新质生产力创新峰会”上,湖北省卫生健康委信息中心数字创新部部长张旭楚分享了这一成功应用案例。而这只是“AI+医疗”的诸多应用场景之一。AI的全面深入应用,为医疗行业带来了全场景变革,提升了医疗服务的质量和效率。
此次在湖北宜昌举办的华为中国行峰会,聚焦AI驱动下的数字经济与新基建发展,探讨智能时代产业转型趋势,分享各个行业的智能化实践。医疗行业即是其中的重要组成部分。
张旭楚介绍说,人工智能正以迅猛之势融入医疗机构,智能化已然成为医院建设的必然选择。国家卫健委2024年11月发布的《卫生健康行业人工智能应用场景参考指引的通知》给出了84个应用场景,涵盖“AI+医疗服务管理”、“AI+基层公卫服务”、“AI+健康产业发展”、“AI+医学教学科研”四大类。
按照规划,到 2025 年底,湖北将建设一批高质量、标准化、可共享数据集,形成卫生健康行业垂类大模型、10个以上医疗卫生场景模型和20个面向细分场景的AI+医疗卫生应用典型,打造3家人工智能医院示范。
到2027年,全省所有公立医疗机构将要实现人工智能场景落地应用,包括面向患者、医生、医院管理、公共卫生和健康管理的AI应用场景等。
有了技术进步的基础,有了政策指引的驱动,AI的行业应用落地,还需要进行细分场景的深入探索,以解决各个医疗环节的业务问题。
张旭楚分享了湖北省在“AI+医疗”领域的成功实践,除了本文开头提到的健康湖北AI智能陪诊之外,还包括以下六个主要场景:
AI+医疗影像质控与诊断:AI辅助医疗影像质控与诊断解决方案,AI影像质控能够覆盖88%的常规检查,准确率达99.53%;AI影像辅助诊断则覆盖13个病种,准确率达到95%。武汉同济医院的试点结果显示,9大病种的诊断效率都得到了提升,脑梗早期诊断率从60%提升至90%,报告撰写效率提升了13.9%,真正实现提高质量和提升效率。
AI+病理诊断:上海瑞金医院与华为联合打造的多模态病理大模型,实现病理结果的秒级诊断,覆盖国内的19种常见癌种、上百个辅助诊断任务,常见病理知识回答准确率超过90%。目前,该多模态病理大模型已在武汉市中心医院进行了试点。实现了病理业务全程数字化、病理诊断智能化、病理质控精细化的全面升级,同时医生调阅实现“一秒千片”,远程病理诊断138例。
AI+电子病历生成:AI大模型在辅助电子病历生成场景同样“大有可为”,一方面效率飙升,能减少50%的书写时间;另一方面严控质量能够提高内容和格式的准确性,减少乙等、丙等病历。武大中南医院采用高性能算力搭配开源大模型,将单份病历的书写时间从1分钟缩至3秒,病历完整率从70%升至98%,质控问题率下降75%。
AI+医疗科研:除了服务于诊断环节,AI还向上溯源,成为医疗科研的全新辅助,加速湖北省医疗科研转化。为推进临床慢病研发,武汉协和医院拟基于数智底座+专科大模型构建了医疗科研智算中心,针对多种常见慢病开展临床试药研究,缩短新药上市周期,节省药物临床试药费用。
AI+医院运营管理:AI正在助力湖北省医院打造运营管理智能体,其以自主创新算力为主、混合算力补充,配合高性能网络、自主创新服务器、高性能存储构建算力底座。该方案能优化门诊流程、实现智能面诊与体质辨识,实时监控门诊数据,不仅提升患者就医体验,还全方位赋能医院管理,提升医技护人员能力。武汉市中心医院试点已取得阶段性成果。
AI+主动健康管理:通过AI与医疗健康结合,可实现主动检测、评估和干预患者健康状况,对糖尿病、高血压、类风湿关节炎、特发性肺病纤维化等通过AI实现患者、医生双向联动。同时,对出院、住院患者制定精准的健康服务,实现患者全周期的健康管理。武汉同济医院试点结果显示,借助AI主动健康管理,患者用药依从性提升11%,复诊率提高26%。
通过上述场景化应用案例,我们不难看出,医疗健康行业大模型及应用的构建、落地,正在改变传统的医疗范式,推动精准诊疗的进步。
“基于自主创新算力底座构建医疗健康行业大模型及应用具有重要意义”,张旭楚表示,基础软硬件是底层支撑,在此之上是涵盖云平台和数据管理平台的基础平台,以及用于进行数据标注、算法开发、模型训练、模型管理和模型部署的开发平台,同时匹配各大开源大模型,此外还有安全和运维管理作为“固件”,由此从底层到模型形成一整套数智化架构,最终服务各种场景的“AI+医疗”应用的构建和落地。
事实上,华为在根技术领域的持续创新,为全国医疗健康行业的智能化升级提供了澎湃动力。目前,已经有超过50家生态伙伴推出了基于昇腾的DeepSeek一体机,以满足包括医疗健康在内的不同行业的推理需求。
在“华为中国行2025·湖北新质生产力创新峰会”期间,华为湖北鲲鹏昇腾生态伙伴,现场发布了智能计算部件及解决方案;多家医疗伙伴则与华为联合发布了行业解决方案。华为的根技术创新与合作伙伴的工程化能力相结合,正在开创医疗健康行业AI技术与应用的全新格局。
展望未来,张旭楚表示,将加速人工智能在湖北医疗机构落地,开展人工智能示范医院、数智化转型医院等试点。
未来,湖北将继续加强AI在医疗行业的应用。头部医院开展AI应用与创新,打造多个医疗卫生场景模型、应用典型和示范医院;推进县域医共体AI建设;构建医疗行业数据空间,建设共创共享长效机制和高质量数据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