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钢股份8月22日晚披露的2025年半年报显示,报告期内,公司实现营收175.12亿元;净利润1.11亿元,同比扭亏为盈;其中单第二季度,实现扣非净利润1100.89万元,同比环比均扭亏为盈。公司表示,主要系报告期内钢材毛利同比增加所致。
上证报中国证券网讯 新钢股份8月22日晚披露的2025年半年报显示,报告期内,公司实现营收175.12亿元;净利润1.11亿元,同比扭亏为盈;其中单第二季度,实现扣非净利润1100.89万元,同比环比均扭亏为盈。公司表示,主要系报告期内钢材毛利同比增加所致。
上半年,公司坚持以“四化”“四有”为引领,聚焦提升价值创造能力,坚定推进算账经营,将公司“三极新钢”发展理念中的“规模极致”优化为“效率极致”。同时,通过深化降本增效攻关,开展对标找差、“双回归、两公开”等高效举措,在一些重点工作上见到了成效。
高端化方面,公司成立产销研专项攻关团队,高端品种材销量全面提升。其中,热卷高端品种增幅97.6%,优钢、硅钢增幅超20%,中厚板增幅18.4%,优棒品种率增至70%。新开发终端用户72家,先后打入南京宝色、中铁建大桥局、精工钢构、浙江零跑等行业头部用户,中厚板、优钢卷、连退卷、硅钢卷终端用户同比提升10%。
高效化方面,主动调减产量规模,规避市场跌价风险。一季度,除安排以10#、9#高炉为中心的共53天系统检修外,总体满负荷生产;二季度开始集约高效生产,通过提高高炉利用系数等指标,各生产工序效率得到明显提升。
技术创新方面,公司积极推动产品由同质化向差异化转变,聚焦高强度、高韧性、抗疲劳、耐腐蚀等高端高附加值产品,多项国内首发产品填补市场空白,拥有国家认可实验室、院士工作站、博士后工作站、江西省钢铁研究所、江西省船用钢工程技术研究中心、江西省能源用钢工程技术研究中心、江西省高品质电工钢工程研究中心等多个科技创新平台,是国家认定的高新技术企业。
近年来,面对自身不沿江靠海、不近资源,供销“两头”在外,物流成本高企的区位劣势,公司积极寻找破局之策,把物流降本作为重中之重工作来抓。通过狠抓进口矿物流降本,大力提升海进江比例,积极争取铁路运输优惠政策等系列举措;通过提升厂内汽车卸货能力,大幅降低海港铁路直发量,公司进口矿物流成本首次实现“破百”。同时,袁河航道开工建设也将彻底改变新钢的物流格局。(黄浦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