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滚动播报
(来源:华夏酒报)
近日,随着多家上市白酒企业2025年半年报陆续披露,其上半年业绩表现与发展态势引发市场广泛关注。对此,多家证券公司发布研报,从业绩表现、动销恢复及政策环境等多个维度,对白酒行业上半年的整体表现作出分析,并对下半年走势进行前瞻研判。
研报普遍指出,在行业整体承压、消费场景结构性变化的背景下,白酒企业业绩呈现明显分化,头部企业抗风险能力突出,部分企业仍处于调整阶段,行业正步入基本面筑底与缓慢修复的新周期。
消费场景承压,头部企业韧性凸显
尽管目前行业整体承压,但头部白酒企业仍展现出较强的经营韧性。
中银证券研报显示,上半年,茅台酒实现较快增长,一方面与飞天发货进度加快有关;另一方面,公司加大一升装茅台及非标茅台直营渠道投放,直营渠道增量贡献营收。系列酒方面,受去年同期高基数影响(2Q24系列酒营收增速为+42.5%),叠加市场需求减弱,2Q25系列酒降速明显。在行业周期底部,公司主动求变,挖掘不同渠道及客户群体增量需求。考虑到当前的消费环境及半年报业绩表现,预计2025年至2027年,贵州茅台归母净利分别为926.7亿元、982.7亿元、1044.6亿元,同比分别增长7.5%、6.0%、6.3%。
洋河股份半年报显示,上半年,公司实现营业总收入147.96亿元,实现归母净利润43.44亿元。国信证券分析指出,上半年,洋河经营节奏稳健,减缓发货节奏为渠道纾压;收现及预收表现与前述控量挺价举措匹配。展望下半年,需求复苏仍具不确定性,预计公司仍以促进开瓶、去化库存为主,报表端在低基数下降幅有望收窄。
珍酒李渡上半年实现营业收入24.97亿元,经调整净利润达6.13亿元。其中,核心品牌珍酒贡献了14.92亿元收入,占比59.7%。对此,东吴证券指出,2025年,公司及时调整营销节奏,以去库出清为主。分省区看,主要省份贵州、河南、湖南、广东渠道秩序相对保持稳定,动销降幅可控;分产品看,珍10卡位宴席场景,仍有招商兑现;珍15批价波动好于行业整体水平,预计后续销售体量有望随场景修复;高档光瓶酒销售规模基本维持,团购培育模式日臻成熟。大珍作为破局新品,低准入、高收益,并以持续分红机制提倡厂商长期合作,招商汇量前景可期,有望带动公司成长弹性快速修复。此外,国内高度白酒消费省区已明显染酱,酱酒次高端需求具备扩容空间。对标浓香,酱酒品牌第二梯队仍有较大份额集中度提升空间。横向对比其他酱酒,珍酒渠道管理稳扎稳打,圈层培育亦走在前列。
“次高端白酒较早进入调整期,相较于高端和大众白酒而言,其受影响更为明显。”东莞证券表示,根据此前发布的数据,水井坊、酒鬼酒两者业绩同比,均出现不同程度下滑,主要系二季度政商务宴请等消费场景持续承压,白酒修复节奏放缓。
基本面筑底企稳,动销压力逐步释放
中邮证券研报中提到,针对《党政机关厉行节约反对浪费条例》,6月中下旬和8月上旬,官媒连续发声纠偏,预计此前层层加码的执行情况导致的消费场景缺失有望略有修复,2025年下半年,白酒板块将进入动销/报表端的低基数区间,营收利润同比表现有望改善。从2025年上半年已经披露的酒企数据来看,悲观预期已经消化的相对充分,同时,25Q2-25Q3,各酒企将在报表端陆续释放真实动销/需求压力。
华泰证券指出,当前基本面环比企稳,预计8月以来,白酒动销端表现环比降幅收窄,尤其升学宴、亲朋聚饮等大众宴席场景修复较快,300元以下大众价位白酒产品有所修复;当前,政商务消费仍然有所承压,但预计未来随政策限制边际收窄,也将稳步恢复。同时,由于前期需求快速下滑,部分渠道和终端经销商回款和出货更为谨慎。整体看,当前行业基本面表现筑底企稳,中秋旺季将近,期待需求稳步修复带动行业动销改善。
渠道端,线上电商平台成为酒企应对传统渠道饱和压力的重要突破口,有望拉动动销增长。
市场数据显示,2024年上半年,美团闪购白酒交易规模暴涨100%;今年618期间,美团闪购酒类首日整体成交额同比增长超18倍,白酒首12小时成交额即破3亿元,首日成交额与去年同期相比增长逾70倍;5月13日-5月26日,天猫618第一阶段,淘系酒类核心品牌同比去年618第一阶段增长达到72%,其中,剑南春同比增长284%,泸州老窖同比增长433%,郎酒同比增长90%,汾酒同比增长40%,古井贡酒同比增长143%;8月19日,“全球美酒狂欢节”期间,淘宝酒水品牌迎来全面爆发,销售额突破1个亿,其中,剑南春、茅台、五粮液等3个品牌销售额破千万,汾酒、泸州老窖、习酒、郎酒等多个品牌销售额破百万······
白酒业拐点将至?
“白酒在中期维度内的核心矛盾仍在于需求侧,产业调整的本质是渠道底、业绩底和库存底这‘三大底’围绕需求侧的先后展开。从顺序看,渠道底>业绩底>库存底。”国泰海通证券研报指出,当下,白酒面临的需求侧压力边际收窄,目前,产业已处于渠道利润底,正加速迈入业绩底。考虑到政策变量,从时间点来看,2025下半年,产业或仍处于深度调整,2026年或是产业周期彻底筑底的时间,且类似上轮周期,本轮业绩底和库存底且大概率先于需求底到来。
同时,国泰海通证券强调,本轮周期呈现明显的价格端出清及明显的头部化。本轮行业迈入底部呈现结构性特征:一是行业“量比价刚性” 特征延续,本轮行业出清主要体现为价格端的挤压,白酒消费呈现明显的产品结构沉降及高端白酒价格回调,相较之下,白酒在量的层面调整并不显著,汾酒及茅台等头部酒企通过调整产品结构,甚至实现量的增长;二是行业呈现更为明显的头部化,不同于上轮周期的同步去库存,本轮周期去库存的顺序明显,中小企业尤其是全国化次高端品牌率先迈入去库存,其次是区域性名酒及高端白酒,相较于中小企业,茅台、五粮液等头部企业迈入去库存的时间点明显晚于中小企业。从另一个层面看,本轮去库存过程中,甚至提升了头部企业在行业内部的市场份额。
国泰海通证券分析认为,考虑到白酒的快消品属性强化,后续能够持续提升市占率的企业必须具备如下优势:一是品牌影响力持续占优:消费者对白酒品牌的心智认知在中期维度内较难受到撼动,同一价位段下,消费者对于品牌的认知决定其购买商品的优先级;二是产品线的卡位充分以及较强的C端客户获取能力:伴随白酒商品属性逐步向快消品演进,参考海外案例,白酒消费的价位带将愈发向腰部价位段集中(目前比较有可能的是100元-300元价位段),因此,企业必须在相应价位段有成熟的大单品卡位,同时,消费者碎片化是趋势,白酒营销重心由“B端”向“C端”靠拢,这对企业的获客能力和数字化能力提出极高要求;三是具备产能基础:长期来看,白酒品牌很大程度上由优质基酒支撑,伴随“十四五”产能规划逐步落地,头部企业在产能层面已经具备显著优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