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双飞人制药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双飞人”)披露IPO辅导工作进展情况报告(第十期),拟登陆北交所,辅导机构为浙商证券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浙商证券”)。
值得关注的是,除双飞人外,2025年以来,维琪科技、珈凯生物等企业也在新三板挂牌后相继启动北交所上市进程。
由此可见,先登陆新三板、再转战北交所,已成为多家美妆企业共同选择的上市路径。
营收2139.47万元,亏损25.29万元
据双飞人官网显示,其创立于2004年,是一家集药品、化妆品、保健品、消毒产品的研发、生产和销售为一体的“高新技术”及“专精特新”企业,并于2016年挂牌新三板。
日前,双飞人发布《双飞人申请公开发行股票并在北交所上市辅导备案及其进展公告》,更新了上市辅导的最新进展。
图源:双飞人公告
公告显示,早在2022年12月29日,双飞人已与浙商证券签署上市辅导协议,并于2023年1月4日向江西证监局提交了备案材料,该材料于2023年1月12日获得受理。
由此可见,双飞人制药已接受辅导达2年8个多月。
值得关注的是,双飞人在《公告》“风险提示”部分指出,“公司在北交所上市的申请存在审核不通过或注册失败的风险,可能导致无法上市。”
然而,在其它关键财务标准方面,双飞人目前表现与北交所要求仍有明显差距:
标准一要求最近两年净利润均不低于1500万元,或最近一年净利润不低于2500万元。而双飞人2025年上半年净利润为-25.29万元,同比大幅下降104.82%,显然未能满足该标准。
图源:双飞人财报
标准二和标准三分别对营业收入提出要求:最近两年平均营收不低于1亿元,或最近一年营收不低于2亿元。2025年上半年,双飞人营业收入为2139.47万元,同比下降8.33%,与上述标准存在显著差距。
标准四侧重于研发投入,要求最近两年研发投入合计不低于5000万元。财报显示,2025年上半年双飞人研发费用仅为121.62万元,同比下降19.94%,同样远未达到相应要求。
由此可见,双飞人在盈利能力、营收规模和研发投入等关键指标上,均与北交所上市标准存在较大距离,此次上市申请面临较大挑战。
化妆品业务占比84%,线上业务快速扩张
从业务构成来看,双飞人制药的主要收入来源于化妆品、消毒剂和药品三大板块。
据财报显示,2025年上半年,双飞人化妆品业务实现营收1799.53万元,占总收入的84.11%,但同比下滑4.5%。
图源:双飞人财报
渠道方面,双飞人电商业务营业收入为313.7万元,占比14.66%,同比增长66.76%,显示出线上业务的快速扩张。
图源:双飞人财报
然而,对电商渠道的投入也带来了销售费用的大幅上升,2025年上半年,双飞人销售费用达1575万元,同比增长113.42%。同时,电商新产品备货导致存货增加,平台推广预充值费用也推高了其他应收款金额。
据悉,目前,双飞人已在京东、天猫、拼多多、抖音、快手等多个平台设立“双飞人”及“双飞人文敌”品牌旗舰店,并通过直播、社群营销等方式拓展公域与私域流量,推动全渠道销售。
美妆产业圈在双飞人化妆品天猫旗舰店注意到,该店铺拥有4万粉丝,所售产品包括双飞人爽水、双飞人蚊敌、双飞人湿巾等。其中,销量最好的产品为双飞人薄荷爽水清凉油,售价50ml/34.7元,已售2万+件。
线下渠道方面,双飞人与各地区主流经销商合作,通过区域总代理将产品分销至大型连锁药店(如大参林、一心堂、老百姓、国大等)、品牌商超(如山姆、开市客、沃尔玛、华润万家、大润发等)、连锁便利店(如7-11、全家)及众多母婴店,目前已覆盖超过8万家终端门店。
区域表现上,双飞人在华南地区与其他地区在上半年的营收分别为1194.77万元、630.98万元,同比变化分别为下降35.73%和增长119.97%。
对于华南地区业绩下滑,双飞人表示,“主要原因是线下市场竞争加大,市场需求不足,销售订单减少,导致营业收入减少。”
但总体来看,华南区域仍贡献了近一半的营收,这得益于“双飞人”系列产品在华南市场尤其是广东省拥有的广泛认知度和深厚品牌基础。
新三板到北交所的转板潮
近年来,随着监管部门阶段性收紧IPO,美妆行业企业登陆资本市场的难度有所增加。
以去年为例,仅芭薇股份和中草香料两家美妆相关企业成功在国内上市,且均采取了先于新三板挂牌、再转至北交所上市的路径,最终实现上市目标。
值得注意的是,先挂牌新三板、再转向北交所,已成为当前不少化妆品企业的共同选择。
例如,创健医疗、斯坦德目前已进入北交所上市辅导阶段;而珈凯生物、维琪科技等化妆品原料企业则已获得北交所的上市受理。
那么,化妆品企业为何倾向于选择这一路径?
首先是政策支持与制度优势。北交所与全国股转公司共同推出了挂牌上市直联审核监管机制。企业在挂牌新三板满一年后,可同步提交北交所上市申请,显著缩短上市周期,实现高效转板。
同时,符合新三板创新层要求的企业可在挂牌时直接进入该层。待挂牌连续满一年且通过北交所上市委审议后,即可正式申报北交所上市。这一清晰的分层晋升机制为企业提供了明确的上市路径,增强了转板预期。
其次是新三板财务门槛相对较低,市场包容性更强。
新三板对企业财务指标的要求较为宽松,尤其适合仍处成长期的中小企业。对部分规模尚小、处于发展初期但具备潜力的化妆品原料企业而言,更易满足挂牌条件,从而借助资本市场实现融资。
新三板的包容性制度还支持企业通过定向增发等方式灵活融资。例如,珈凯生物在2025年3月挂牌后,即通过定向增发募集超5000万元资金,用于功效原料研发。
此外,面对化妆品行业激烈的市场竞争,企业需持续投入研发、市场推广及品牌建设。新三板与北交所提供的多元融资渠道,为其提升竞争力提供了重要资金支持。
有行业人士指出,随着北交所深化改革持续推进,新三板与北交所之间的“直通车”机制有望进一步强化。预计到2026年,超过60%的新三板化妆品企业将启动转板程序。
总体而言,以新三板为基础,进而通过北交所实现上市,已成为越来越多美妆企业拓宽融资渠道、提升品牌价值的重要路径。在历经长达2年8个月的上市辅导后,双飞人能否成功登陆北交所,美妆产业圈将保持持续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