任泽平:这一轮牛市将是十年一遇,有三大驱动力、三大使命和两大前景
创始人
2025-08-26 13:49:11

文:泽平宏观团队

2024年924以来,新一轮大牛市拉开序幕,振奋人心,万众瞩目。

近期,外资纷纷看好中国、纷纷加仓,居民存款搬家、跑步进场,基金销售再现火爆,券商开户大幅增长,00后也开始现身股海。

去年924之前市场一片悲歌之中,笔者鲜明提出“信心牛”和“东升西落”, 预判未来将启动新一轮大牛市,引发广泛关注和讨论。时隔一年,牛市气贯长虹,在争议中迭创新高。这是继2014年“5000点不是梦”之后,再次从宏观层面成功预测牛市。

笔者在一年前提出:未来是一轮什么牛市?我认为是“信心牛”,由于政策大幅超预期,带来对中国资产和经济前景信心的大幅扭转,是对看多中国的奖赏,是对看空中国的打击。物极必反,否极泰来。

股市总是在绝望中重生,在争议中上涨,在狂欢中崩盘。

展望未来,这一轮牛市将是十年一遇,有三大驱动力、三大使命和两大前景。

一、此轮牛市将是十年一遇,堪称史诗级别

自2000年以来,我们经历了三轮量级较大的牛市,带来了史诗级的机遇,分别是:2004-2007年由于经济繁荣带来的超级“周期牛”,2014-2015年由于改革转型预期和流动性充裕带来的超级“改革牛”,以及2024年924以来由于政策放松大幅超预期、流动性充裕和新一轮科技革命带来的超级“信心牛”。

从过去三轮大牛市来看,中国量级较大的牛市大约十年一轮,分别启动于2004、2014、2024年,与经济周期的“朱格拉周期”节奏一致。经济周期主要是三大周期:50年左右的长周期康德拉耶夫周期、10年左右的中周期朱格拉周期、3年左右的短周期库存基钦周期。周期即宿命,反对和赞同者共同的宿命。经济潮起潮落,人性像山岳一样古老。

中周期朱格拉周期主要受设备更替和资本投资驱动,表现为经济周期轮回和新旧产业迭代。与2004-2007年的超级“周期牛”、2014-2015年超级“改革牛”不同,这一轮超级“信心牛”主力龙头板块主要是以人工智能、芯片半导体、机器人、创新药、军工等新质生产力为代表的新经济,呈现出完全不同的时代浪潮。

为什么此轮牛市将是十年一遇?

从牛市时间长度来看,自2024年9月以来,此轮牛市持续时间已近一年,与2014-2015年的牛市时长持平,笔者预计此轮牛市持续时长有望超过上一轮牛市。

从涨幅来看,上证指数去年低点为2690,截至8月25日指数涨幅高达45%,创10年新高。创业板指数从去年低点到8月25日涨幅高达79%。北证50从去年低点到8月25日涨幅高达1.7倍。这种量级的涨幅为十年一遇。

从交易量看,去年924之前,股市交易量萎缩至几千亿,近期交易量突破3万亿。

从股市市值看,从去年最低谷的70万亿上涨到近期的100万亿,带来30万亿财富效应。

二、三大驱动力造就十年一遇的“信心牛”

总体判断,这一轮牛市有三大强劲驱动力:政策持续放松,新一轮科技革命,流动性充裕,属于政策牛+科技牛+水牛叠加的信心牛。

根据DDM估值模型,一轮牛市的驱动力量来自企业盈利、风险偏好和无风险利率。显然这一轮牛市的驱动力并非来自分子层面的企业盈利。那么,这一轮牛市的驱动力来自分母的风险偏好提升和无风险利率下降,这两个因素是相互强化的。

政策牛:去年924是宏观政策放松的历史性拐点,货币政策持续降息降准,楼市持续放松限购,财政10万亿化债,不断加强民营经济保护,万亿水电站基建投资推出,发展新质生产力重磅措施持续推出,等等。政策大幅超出市场预期,带来了风险偏好的大幅提升,无风险利率的持续下降,进而引爆了此轮牛市。同时,2025年5月前后,中美关税战缓和、国内新质生产力发展取得重大突破、政策层面鼓励资本市场并购重组等也一起提升了市场风险偏好。924是分水岭,之前宏观政策处于观察周期,之后处于持续的放松周期,我们仍处在宏观政策的放松周期之中。

科技牛:每次全球经济社会大周期的低谷都会酝酿一轮科技革命,当前以人工智能、机器人、芯片半导体、创新药、军工、新消费等为代表的全球新一轮科技革命如火如荼,中国在发展硬科技、卡脖子技术等方面取得积极进展,在资产市场上表现为高风险偏好成长股板块领涨这轮牛市。

水牛:924宏观持续放松以来,无风险利率持续下降,房地产市场销售不振,居民出现“资产荒”,储蓄率大幅上升,企业不愿意贷款,流动性淤积在银行体系内,出现“堰塞湖”效应。在赚钱效应带动下,5月以来出现了散户跑步入场、存款搬家的迹象。7月上交所开户数量相比5月增长26%;7月M1同比增长5.6%,比5月的2.3%大幅上升,银行存款定期化趋势逆转;7月非银存款同比多增1.4万亿元。A股成为全球资本市场亮眼的星,一扫过去数年跑输全球的低迷行情,国际机构纷纷进场。

所以,这一轮十年一遇的大牛市,内在动力强劲:政策持续放松,新一轮科技革命,流动性充裕。

笔者在2024年9月提出“信心牛”:未来是一轮什么牛市?我认为是“信心牛”,由于政策大幅放松超预期,带来对中国资产和经济前景信心的大幅扭转,是对看多中国的奖赏,是对看空中国的打击。物极必反,否极泰来。

在2024年9月23日提出“东升西落”:如果推出大规模经济刺激计划,加强对民营经济的保护,则“东升西落”可期,“西落”是指美国经济从过热走向衰退,美元资产回落;“东升”则是指中国经济重启复苏,重振雄风,国内资产再度受到全球追捧。

回顾这些观点,依然激情澎湃,作为一名学者,充满了笔者对国运的期待和祝福,拳拳赤字之心。没有人可以靠做空自己的祖国致富,越是在困难时期越要跟她站在一起。

三、此轮牛市承担三大历史使命:发展新质生产力,助力大国博弈,修复居民资产负债表

此轮资本市场牛市不简单是一次财富机会,更重要的是承担着三大历史性使命,具有重要的战略性意义:

1、支持新质生产力大发展。中国经济正处于从传统增长模式向高质量发展转型的关键期,以新基建、新质生产力为代表的新经济发展具有重大战略意义,对内推动经济增长引擎的升级,对外抢占大国竞争科技的制高点。股市繁荣发展,有利于为新经济和硬科技提供资本市场融资支持,大量新经济硬科技企业由于高科技、轻资产和缺少抵押物的特点,难以从以银行主导的传统金融体系获得融资,需要资本市场的大力支持。事实上,924以来资本市场的繁荣发展,一大批硬科技和新经济企业纷纷上市,为新质生产力和大国重器的大发展提供了有力支持。

2、助力大国博弈。2018年以来,逆全球化愈演愈烈,美国对中国持续加征关税,限制对中国高科技产品出口。以人工智能、芯片半导体等为代表的卡脖子技术在大国博弈中的重要性日益凸显。新质生产力的大发展对于中美博弈、大国竞争等具有重大意义,而资本市场繁荣发展是支持新质生产力的关键力量。要从这个战略高度来看资本市场的繁荣健康发展。

3、修复居民资产负债表。2021年以来,由于房地产市场长周期拐点出现,一二线城市房价跌幅为20%-30%,三四线城市房价跌幅为20%-40%,以顶峰时期房地产市场450万亿市值计算,5年间居民财富缩水100万亿左右,居民资产负债表严重受损,影响消费和经济复苏。股市繁荣发展,有助于修复居民资产负债表和带动财富效应。过去一年,A股市值从不到70万亿增长到100万亿,创造了30多万亿的财富,将会大幅对冲由于房地产市场贬值带来的缺口,也会有助于财富效应下的消费复苏。在中国香港,由于港股牛市带来的财富效应,香港开始出现了消费复苏和地产筑底的迹象。那么,这一轮A股牛市如果能够持续的时间够长,走出市场期待的“慢牛”行情,会否带动居民消费和核心城市房地产市场复苏?近期北京、上海出台了郊区放松限购的新政。

四、两大前景与展望:长牛慢牛还是暴涨暴跌?

如果此轮牛市能够实现长牛慢牛,对于发展硬科技、经济复苏、信心提振、居民财富效应等都具有重大意义。

此轮牛市的驱动力主要是924以来宏观政策放松周期带来的风险偏好提升。因此,未来如果这轮牛市能够在足够长的时间持续,需要宏观政策继续处于放松周期,货币政策继续降息降准,尤其美联储可能在下半年降息以后;财政政策继续加大化债和以工代赈,大力投资新基建,扩大总需求;楼市政策需要采取有力措施巩固止跌回稳态势;更重要的是,加强对民营经济的保护,促进民间投资复苏。

同时,考虑到A股散户为主、暴涨暴跌等特点,此轮牛市要监管好杠杆资金,实现健康发展。

涨上去的是风险,跌下来的是机会,从事宏观经济和投资二十年,作者也提醒相关的估值、杠杆等风险,未来将随着市场逻辑演变进行观点更新。

资本市场承担着增加居民财富效应、激发经济活力、推动科技创新的重任。

但是,20多年来,A股市场长期牛短熊长、暴涨暴跌,2015年的疯牛股灾、2007-2008年的牛熊转换,仍历历在目。如此体质的A股如何承担起重大使命?如何通过基础性的变革实现A股长牛慢牛?

根据笔者2019年的测算,中国股市牛短熊长、暴涨暴跌,美国股市牛长熊短、涨多跌少。平均来看,A股熊市27.8个月,跌幅56.4%,牛市12.1个月,涨幅217.2%,熊市持续时间是牛市的2.3倍,呈典型的牛短熊长、暴涨暴跌特征;美国熊市持续18个月,跌幅31.5%,牛市47个月,涨幅122.5%,牛市持续时间是熊市的2.6倍,呈典型的牛长熊短、涨多跌少特征。

我们需要通过深层次改革,完善资本市场基础制度,提高直接融资特别是股权融资比重,打造一个规范、透明、开放、有活力的资本市场,实现股市繁荣、居民财富效应和创新驱动高质量发展之间的良性循环,进而实现股市的长牛慢牛。

五、复盘:A股三次大牛市的七大发现

我们在《A股三次大牛市:启动、上涨与终结》中复盘A股三次大牛市,1999-2001年的519行情、2005-2007年的周期牛、2014-2015年的改革牛和水牛,有七大发现:

一是A股大牛市启动需要三大条件,政策转向、资金流入、估值低位,最初充满争议,伴随估值逐渐修复,投资者的热情被点燃后开启牛市。牛市总是在绝望中重生,争议中上涨,狂欢中崩盘。

二是A股牛市一般经历三个阶段,政策驱动-资金驱动-基本面驱动,牛市启动初期与经济基本面关联较小,但牛市的持续和演绎与经济基本面有关,若无基本面和企业盈利支撑,则终究会回吐涨幅。

三是A股政策市和散户为主的特征导致牛短熊长,大起大落,三轮大牛市平均持续时长为17.35个月,相对较短,相比之下,A股熊市平均持续时长为27.12个月,美国20次牛市平均持续时长为43.68个月。

四是牛市上半场主要靠政策驱动、情绪驱动、资金驱动,平均时长6.3个月,平均涨幅59.41%,领涨板块为国防、金融、周期板块,普涨为主,快速上行。

五是牛市过程中会经历调整,进行方向的博弈、筹码的交换。调整的原因在于市场资金难以保持长期大流量流入,杠杆工具调整、政策变化、市场风格切换等。但市场调整也是对下半场的积淀,调整越充分,资金储备越足,下半场涨幅越大。

六是牛市下半场主要靠基本面和企业盈利驱动,随着经济的复苏和上市公司利润的反转,市场迎来戴维斯双击——估值提升和盈利增长同时发生,则投资者将纷纷涌入股市,追逐更高的收益,股市彻底疯狂。下半场伴随板块轮动,平均时长12.5个月,平均涨幅130.25%,领涨板块为计算机、消费等当时概念炒作火热、政策利好明晰的成长属性板块。

七是牛市的终结,一般源于估值过高、政策转向、没有增量资金流入、经济复苏证伪等,往往在最疯狂时熄火,踩踏式出逃。

六、中国经济展望:下半年十大趋势

2025年行程过半,全球贸易战风起云涌,地缘冲突此起彼伏,下半年经济怎么走?机遇在哪里?

我们判断有下半年十大趋势:

1、我们正处在大周期尾声,民粹主义和逆全球化盛行,全球秩序混乱,地缘冲突此起彼伏,全球经济和贸易放缓,中国企业出海是大势所趋。

2、中美关税战是持久战,美国面临经济压力与市场负反馈、多国反制与国际压力,对中国的遏制战略始终存在,仍需警惕特朗普执政压力消退后,全球贸易摩擦继续升级。

3、十年前作者判断中国“经济L型”,如今L型的一横正在出现,经济有筑底迹象,进入5%左右中速增长区间。但5月以来经济显现下行压力,有必要启动新一轮大规模经济刺激。

4、下半年经济触底回升的关键:一是民营经济的信心修复,二是房地产市场的软着陆,三是新质生产力的大发展,这是三大政策发力点。

5、第四次科技革命大爆发,这一轮中国有望实现弯道超车,人工智能、新能源、无人驾驶、固态电池、商业航天等领域涌现新机遇。

6、中国从投资驱动向消费驱动升级,消费发展路径借鉴日本,情绪价值、性价比消费、大健康是未来消费的三大新机遇。

7、房地产大开发时代落幕,后房地产时代大分化,一二线城市以价换量,三四线步入漫长去库存,抓住“金九银十”窗口,主动提振市场信心,应对下行压力。

8、人口老龄化、少子化、不婚化加速到来,全面放开生育,加快构建生育支持体系。

9、过度内卷没有赢家,破除中国式内卷,既要引导市场出清,还要采取行政手段。

10、下半年市场展望:受益于第四次科技革命,硬科技、新消费热点频出,受益于地缘冲突频发和全球军备竞赛,黄金和军工迎来历史性行业景气。

悲观者正确,乐观者前行。正心正念,坚持做长期正确的事。

七、重启中国经济复苏,关键在于“债务大挪移”

今年7月去日本游学,去之前重读野口悠纪雄《失去的三十年》,大前研一《低欲望社会》,辜朝明《资产负债表衰退》,以及达里奥新作《债务大周期》。

结合学者经典著作和实地调研,基本印象:90年大泡沫破裂以后,日本整个社会巨变,长期通缩,资产负债表衰退,人口老龄化少子化,从原来信心满满的“日本第一”到压抑的低欲望社会,不结婚,不生孩子,不交友,不买房,不买车,不消费,不创业,对未来没有安全感,孤独,储蓄,寻求稳定的工作和理财。

日本落入失去的三十年和低欲望社会,按照达利欧的债务大周期理论和辜朝明的资产负债表衰退理论,不应该由居民和企业部门独自化解房地产大泡沫破裂以后的债务,而应该通过财政政策扩张和债务货币化实现温和通胀的和谐去杠杆,扩张中央政府和央行的资产负债表,减轻居民和企业的债务压力,从而恢复消费和投资的能力与动力。

可对比的是美国在2008年次贷危机和2020-2022年疫情期间,扩张美国联邦政府财政和美联储资产负债表,来化解市场主体的债务压力,居民和企业资产负债表得以恢复,所以现在美国居民消费旺盛,企业投资积极,股市连创新高多年牛市,同时,美国联邦政府债务规模空前,美联储资产负债表大幅扩张。

简言之,房地产大泡沫破裂以后,如果由居民和企业部门独自化解债务,将导致债务通缩循环、资产负债表衰退和低欲望社会,如果由政府和央行扩张资产负债表来减轻居民和企业债务压力,就有望恢复消费和投资的活力。出路在于“债务大挪移”。

重启中国经济复苏,关键在于实施以“债务大挪移”为战略思路的宏观政策,具体三大抓手:

1、全力拼经济。货币政策持续降息降准,降低企业和居民的负债成本。财政政策继续推动大规模地方政府化债,尤其地方拖欠企业的工程款等,实施以新老基建为代表的大规模基建扩大内需,提高就业和居民收入,以工代赈;保护民营经济,提振民营经济信心。重视资本市场的繁荣发展,对发展新经济硬科技、修复居民资产负债表等居民战略意义。

2、住房收储保障银行。组建5万亿以上的大型住房收储保障银行,收购开发商的土地和商品房库存,用于租赁房保障房,利率要低、期限要长、规模要大、分配要公平。地方政府获得住房收储保障银行资金后支付给房企,缓解房企资金压力。一举多得,解决地方财政、开发商现金流、居民“烂尾楼”的问题,同时解决新市民的住房保障体系,将起到各界拍手叫好的效果。(参考《关于组建住房银行收储的必要性》)

3、新基建。新基建和新质生产力一脉相承,如果说住房收储保障银行是化解传统行业遗留的风险,新基建则是打造中国经济的新增长点。什么叫新基建?就是支撑未来20年中国经济繁荣发展的新型基础设施,就像20年前铁路、公路、机场、桥梁帮助中国成为世界工厂一样。新基建包括人工智能、新能源、新能源汽车、充电桩、5G、新一代信息技术、数字经济、机器人、商业航天、量子计算、生物工程、大数据、工业互联网等。新基建正在挑大梁,短期有助于稳增、长稳就业,长期有助于打造中国经济新技术、新产业、新引擎。

根据1990年以来日本“失去三十年”“资产负债表衰退”的失败教训,以及2008年中国和美国应对次贷危机、2020年美国应对疫情的成功经验,走向复苏关键是实施债务大挪移,市场经济的基本盘是以居民和企业为代表的微观主体,只要居民和企业的资产负债表修复健康,则消费和投资就有望复苏,就业、财政收入等就有望改善,从而国民经济就有望走向全面复苏。

中国经济潜力大,只要全力拼经济,启动新一轮大规模经济刺激,发力新基建和新质生产力,加强保护民营经济,实施“债务大挪移”的宏观战略思路,重启经济复苏,则东升西降和信心牛可期。

来源:券商研报精选

相关内容

热门资讯

[重磅推荐]哈哈推筒子有挂么√... 您好:哈哈推筒子这款游戏可以开挂,确实是有挂的,需要软件加微信【2418389】,很多玩家在哈哈推筒...
技术分享“多多来了到底有挂吗”... 您好:多多来了,这款游戏可以开挂,确实是有挂的,需要软件加微信【90-30-268】或【79-119...
科技推荐“四川游戏家园.开挂辅... 您好:四川游戏家园这款游戏可以开挂,确实是有挂的,需要了解加客服微信【6534989】很多玩家在这款...
重大通报“新西部能开透视挂吗”... 您好:新西部这款游戏可以开挂,确实是有挂的,需要了解加客服微信【8700483】很多玩家在新西部这款...
[重磅推荐]经典牛牛有没有挂√... 您好:经典牛牛游戏这款游戏可以开挂,确实是有挂的,需要软件加微信【4585933】,很多玩家在经典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