就在几年前,大众还抱着“吃瓜”心态在网络上观看“雷军的赌约”。如今,小米总裁卢伟冰也可以在社交平台上大方地展出“小米空调7月市场份额全国第二的成绩”。即便家电不是小米的拳头产品,但小米空调的成绩也反映出了国人消费认知的变化:凭借我国强大的制造能力,在如今产品充足的市场中,同类产品品质之间并没有太大鸿沟,价格上的差异更多的是品牌溢价,性价比成为大众关注的重点。
(图片企业提供)
在个护领域,徕芬作为近几年崛起的新品牌,在这个赛道中也承担着“小米”一样的角色。尤其在近期,当徕芬直线往复式剃须刀 T1 Pro 与 P3 Pro 带着 “高速直线电机 L1” 的技术标签进入市场时,这款产品承载的早已超越了 “剃须工具” 的物理属性。从其研发轨迹、品牌定位与市场策略来看,徕芬正试图通过一场 “硬技术 + 软叙事” 的双重战役,重塑消费认知,其背后折射的,是中国科技品牌从 “性价比突围” 到 “价值重构” 的深层转型。
技术突围:不是 “弯道超车”,而是 “直线攻坚”
在消费电子领域,“一劳永逸” 的电机策略曾是行业常态。头部品牌往往耗费数年攻克一项电机技术,随后将其作为 “通用解决方案” 复用到多个品类:戴森的高速无刷电机,从吹风机到吸尘器再到风扇,核心技术框架始终未变;飞利浦的旋转式电机,在旗下不同型号的剃须刀、理发器中重复应用。这种模式的底层逻辑清晰可见:一次研发投入,多次产品变现,既能最大程度摊薄成本,又能凭借技术垄断维持高溢价,实现利润最大化。
与传统品牌不同,徕芬并没有在完成一个电机持续“吃老本”,而是思考下一个目标品类中,究竟怎样的电机才能带给消费者最好的使用体验,并一头扎入新电机的研发工作中。每进入一个新赛道,都意味着一套全新电机解决方案的研发,背后是巨额投入、漫长周期与无数次试错。
回顾 2020 年,徕芬推出高速吹风机,其搭载的自研高速无刷电机,实现 110,000 转 / 分钟的超高转速。这一突破,打破了高速吹风机核心技术长期被国外品牌垄断的局面,让消费者以更具性价比的方式,享受到高速吹风带来的高效干发体验,推动行业进入 “高速电机” 竞争新赛道。步入 2025 年,徕芬创新步伐不停,直线往复式剃须刀搭载自研直线电机 L1 亮相 。其 12,000 次 / 分钟的往复次数,最高可达 15,000 次 / 分钟 ,为剃须刀的剃须顺滑度、效率带来质的提升,填补国内直线电机在剃须刀领域应用的技术空白,为剃须护理电器的技术革新提供新思路。
(图片企业提供)
对于徕芬而言,“时间” 与 “迭代”构成了徕芬技术叙事的核心逻辑。从电动剃须刀研发时间线看,单刀头剃须刀从 2022 年立项到 2023 年定型,仅电机就经历 12 次大版本、30 次小版本迭代;三刀头产品从 2023 年 10 月启动,电机方案 6 次大迭代后才最终落地。这种 “死磕” 式研发,直指行业痛点 —— 比如为解决机身共振问题,团队受摩天大楼阻尼器启发,意外将震动减少 27%;为实现 0.3mm 的按钮厚度,叠加 CNC、喷砂、阳极氧化等近 10 项工艺,让每个零件都经历 “从铝块到成品仅保留五分之一材料” 的极致淬炼。
更具挑战性的是技术路径的差异化。徕芬没有选择行业成熟的电机方案,而是针对剃须刀 “低震动、高剪切效率” 的核心需求,研发出专属的高速直线电机 L1。为解决机身共振问题,团队甚至从摩天大楼阻尼器中汲取灵感,最终将震动减少 27%,这背后是无数次物理模型测试与参数优化。这种 “为一个细节推翻重来” 的研发态度,让每个电机方案都成为 “定制化工程”。
对比之下:巨头的 “短板” 与徕芬的 “全能”
如果将徕芬的 “电机宇宙” 与行业巨头对比,更能凸显其研发实力的稀缺性。戴森虽在吹风机、吸尘器领域强势,但在个护小电(如剃须刀、牙刷)中几乎空白;飞利浦作为剃须刀巨头,其吹风机等产品在技术创新性上乏善可陈;松下的往复式电机虽强,却未能在高速吹风机等领域形成突破。
这些巨头的 “偏科”,恰恰印证了跨品类电机创新的难度。从 2021 年用三相高速无刷电机突破戴森技术壁垒,到 2023 年将伺服系统微型化创造全球首款扫振电动牙刷,再到 2025 年以高速直线电机切入剃须刀赛道。
徕芬能在三个截然不同的赛道均实现电机技术突破。据了解,徕芬电机技术来源于叶洪新创始团队在电机电控领域的技术积累在创立徕芬之前,叶洪新及其团队曾经有过两段创业经历,一次是载人飞行器的研发工作,一次是电动滑板车,两款产品均对电机性能和控制精度要求很高。值得一提的是,叶洪新后来为了创立徕芬,卖掉了电动滑板车业务,目前这款滑板车仍然在美国等地区销售,甚至进入了谷歌园区。
在叶洪新创始团队的技术整合下徕芬当前,拥有超 20 万平方米自有工厂,从电机设计、样品打样到量产落地全链条可控,这种 “研发 - 生产” 闭环让 “高难度电机方案” 从图纸变为现实成为可能。这种模式证明:中国制造的真正优势不在于 “低成本”,而在于 “高效率创新”—— 通过优化生产管理、供应链和技术,让高端技术普惠化。
对于技术和体验的执着,也给了徕芬独有的护城河。当近两年高速吹风机品类均价同比降低 24.8%,彻底步入 “百元级” 时代。但徕芬依旧凭借轻薄的 mini 系列、“儿童模式”、“润发风嘴” 等功能创新,在 2023、2024 年连续两年获得吹风机市场销量和销售额的双料第一。
当然,徕芬的创新步伐不止于国内,在海外市场同样成果斐然。目前,徕芬在东南亚、欧洲、美洲市场均已步入发展正轨。自 2022 年开拓海外市场以来,徕芬通过精准的市场策略与产品本地化调整,迅速在东南亚站稳脚跟。2024 年第三季度推出的徕芬 Mini,更是契合了东南亚消费者对便携、高性能产品的需求,在泰国、马来西亚、越南等国家一经上市便广受好评 。
(图片企业提供)
在欧美市场,徕芬也成功打开局面。2025年第一季度,徕芬在西欧、北美的销售增长分别达到 70% 和 63%。在北美,徕芬通过独立站官网搭建品牌形象,借助 TikTok、YouTube等平台的达人影响力,将技术优势传递给当地消费者,吸引了众多追求科技感的用户。在西欧,徕芬凭借出色的设计和卓越的性能,满足了当地消费者对高品质个护产品的严苛要求,实现了销售的高增长。无论是在新兴的东南亚市场,还是成熟的欧美市场,徕芬都以技术为驱动,不断书写着中国品牌的出海故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