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 月 2 日,空调黑马奥克斯电气有限公司(下称 " 奥克斯 ")在港交所主板上市,发行价为 17.42 港元 / 股。首日,奥克斯电气股价跌破发行价,收盘股价为 16.480 港元 / 股,下跌 5.40%,总市值 256.62 亿。
奥克斯出圈一是因为价格,二是因为缠斗十余年的同行格力。
奥克斯名称源于英语单词 ox(牛),寓意着品牌的拓荒牛精神。
老板郑坚江 1961 年出生于浙江宁波贫困家庭。初中辍学后做过汽车修理工、五金工等多种底层工作。25 岁那年,他和朋友以 2000 元贷款承包濒临破产的龙观钟表零件厂,由此开启创业之路。
1994 年,郑坚江看准空调未来的市场潜力,正式进军空调行业。有趣的是,奥克斯日后的 " 宿敌 " 格力女王董明珠在这一年成为格力空调的销售部门主管。
2000 年起,奥克斯开始尝试多元化发展,先后进入了地产、医疗、投资等领域。郑坚江也曾因个人 " 汽车情结 " 和对规模的追求,进入过汽车产业。但由于政策壁垒未获得汽车牌照和内部资源匹配问题,两年后退出,造成了上亿元的损失。
2002 年,奥克斯公布《空调制造成本白皮书》,把一台 1.5 匹空调的售价压低到 1880 元,以 " 价格利刃 " 成功破局,快速切入主流市场。
2012 年,奥克斯成为行业内最早做电商的空调企业。2018 年,奥克斯在线上销售排行榜上位居第一。
主攻线下的格力,选择构建庞大的分销网络,在全国设立约 3 万家专卖店。
随后,奥克斯也开始在线下发力,线下网点一度超过 4 万个。
因为同属空调行业,奥克斯和格力的 " 恩怨情仇 " 持续十余年,比连续剧还精彩。
2013 年,格力 " 掌门人 " 董明珠公开指责奥克斯挖走己方人才,首次矛盾公开化。
之后,董明珠说奥克斯 " 天天挖人、挖专利 "。
但奥克斯坚称,公司的引进人员,从未与格力电器发生过任何关于竞业禁止的劳动仲裁,都是通过正常的招聘途径引进人才。
2015 年起,格力和奥克斯至少有 58 起诉讼纠纷,其中 45 起集中在专利侵权案件上。其中 2017 年格力提起的专利诉讼,最终法院判决奥克斯赔偿 4000 万元,创下当时空调行业专利索赔金额最高纪录。
2019 年 6 月,格力在官方微博和公众号向国家市场监督管理局,实名举报奥克斯生产的空调不合格。奥克斯随后反击,称格力的不实举报属于明显的不正当竞争行为,已向公安机关报案,并将向司法机关提起诉讼。
奥克斯和格力的战斗曾有一次无限接近胜利。那场围绕一项日本压缩机专利的诉讼,奥克斯指控格力相关产品侵权,并赢得一审判决,总计获赔 2.2 亿元。但在二审中,最高法认定该专利不符合授权条件,裁定无效,奥克斯的一审判赔金额瞬间化为乌有。
十多年里,双方的专利战、人才战、舆论战从未停止,格力的举报、诉讼重创了奥克斯的品牌形象,也对其 IPO 前景造成不利影响。
早在 2016 年初,奥克斯曾在新三板短暂亮相(奥克斯 835523.OC),但仅一年后便匆匆摘牌退市。自新三板摘牌后,奥克斯于 2018 年启动 A 股上市筹备,并在 2023 年 6 月完成辅导工作——然而此次冲刺却在此之后戛然而止。2025 年 1 月,奥克斯转战港股,首次向港交所递交申请,未果失效;直到 7 月 16 日再度递表,并于 8 月 12 日成功通过聆讯。
奥克斯从 1986 年成立,到主板上市,整整走了 39 年。
在与格力的相爱相杀中,奥克斯也收获颇丰。
2024 年,格力营收同比下滑 7.31%,而奥克斯的营收增速为 23.45%。
奥克斯老板郑坚江也拥有了三家上市公司,分别是三星医疗、奥克斯国际和奥克斯电气。
来源:星河商业观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