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月5日晚,证监会发布《公开募集证券投资基金销售费用管理规定(修订草案)》,并向社会公开征求意见。这份新规被业内视为公募基金费率改革的“最后一步”,不仅直接降低了基民的交易成本,更从制度上引导行业真正注重投资者利益。
一、直接降费,实实在在省钱!
此次调整覆盖各类基金的认购、申购费和销售服务费,降幅明显:
据测算,仅销售环节降费,每年就可为投资者节省约300亿元,整体降费幅度超三成!
二、鼓励长期持有,赎回费不再被销售机构分走
新规优化了赎回费机制——以后赎回费将全部归入基金资产,而不是部分被销售机构赚走。这意味着销售机构不能再靠“鼓励用户短期买卖”来获利,而是必须通过提供持续服务、提升客户持有体验来获得收入。同时,除少数基金外,各类产品赎回费标准将统一,进一步引导长期投资。
三、聚焦个人客户,支持权益类基金发展
新规维持了对个人投资者销售维护费的比例(不超过管理费的50%),但对机构销售非权益类基金,这一比例从30%降至15%。这一调整意在鼓励销售机构更重视服务个人投资者,并推动权益类基金发展。
四、建立直销平台,降低运营成本
证监会还指导搭建了机构投资者直销服务平台(FISP),初期免费使用,旨在解决传统直销业务成本高、效率低的问题,推动行业更健康发展。
✅ 三年三阶段改革,累计让利超500亿
自2023年7月启动费率改革以来:
l 第一阶段:降低管理费和托管费,年让利140亿元
l 第二阶段:下调交易佣金,年让利68亿元
l 第三阶段(本次):调降销售费率,年让利约300亿元
三年累计为投资者省下超500亿元,显著降低了投资成本。
总结来说,这是一次实实在在的利好落地,意味着基金投资正在进入一个更普惠、更稳健的新周期。长期持有、理性投资,将成为更划算的选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