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长江商报
长江商报消息 ●长江商报记者 潘瑞冬
全球知名公司海康威视(002415.SZ)首次中期分红方案获董事会通过。
9月5日晚间,海康威视发布公告称,公司第六届董事会第七次会议审议通过《关于2025年中期分红方案的议案》。根据公告,公司预计本次现金分红金额为36.66亿元,约占公司2025年上半年归母净利润的64.8%。
长江商报记者注意到,这是海康威视的首次中期分红。海康威视2010年登陆深交所,上市以来累计实现归母净利润达1343.44亿元;加上本次中期分红,累计派现金额将达685.02亿元,这一金额远超公司在资本市场的融资金额。
据了解,海康威视除了IPO募资34亿元外,此后再未通过股权进行融资。
分红金额远超融资额
9月5日晚间,海康威视发布公告称,公司第六届董事会第七次会议审议通过《关于2025年中期分红方案的议案》,该议案尚需提交公司股东大会审议。
以截至2025年8月28日公司扣除回购专户6832.6776万股的总股本初步测算,预计本次现金分红金额为36.66亿元,约占公司2025年上半年归母净利润的64.80%,这一分红率创历史新高。
长江商报记者注意到,这是海康威视上市后首度推出中期分红计划。实际上,海康威视一直高度重视股东回报。从2010年5月上市以来,海康威视仅在IPO时融资34亿元,而在上市后的15年里,公司再未进行过股权融资。分红方面,加上2025年计划分红的金额,海康威视上市后的累计派现金额将达685.02亿元。这一金额远超公司在资本市场的融资金额。
除了分红之外,海康威视还通过回购提升投资者信心,回报股东。同花顺数据显示,上市之后,公司进行过两次股份回购计划。第一次是在2022年9月,当年年底,公司就完成了回购计划,回购金额达20.43亿元。
最近一次回购发生在2025年。
8月28日晚间,公司发布股份回购实施结果公告,2024年12月25日,公司通过了《关于回购公司股份方案的议案》,拟以集中竞价交易方式回购公司部分股票,回购资金总额不超过25亿元(含),不低于20亿元。截至8月28日,本次回购股份已实施完毕,成交总金额为20.28亿元(不含交易费用)。
粗略计算,海康威视上市后的两次回购合计耗资40.71亿元。
年度研发费超百亿
海康威视成立于2001年,是国内最大的数字视频监控产品供应商,实际控制人系央企中国电子科技集团有限公司。
20多年来,海康威视把握住了安防产业快速发展的机遇,成为全球安防产业龙头,并在此过程中打造了深厚的智能物联技术与产品体系,已开发超过30000种的智能物联产品。在稳固安防业务优势的同时,场景数字化业务的开拓帮助海康威视打开新空间,成为公司第二增长曲线,也就是创新业务。
上市以来,除2022年、2024年外,海康威视的业务总体保持高速增长。2024年,公司实现营业收入924.96亿元,即将跨越千亿大关;归母净利润同比下滑15.1%,仍达119.77亿元。
2025年上半年,公司重回增长,实现营业总收入418.18亿元,同比增长1.48%;归母净利润56.57亿元,同比增长11.71%。
分季度来看,2025年一、二季度,公司实现的营业收入分别为185.32亿元、232.86亿元,同比变动4.01%、-0.45%;归母净利润分别为20.39亿元、36.19亿元,同比增长6.41%、14.94%。可以看到,公司二季度的营业收入同比微降,但归母净利润加速增长,盈利能力环比提升。
粗略计算,上市以来,海康威视累计实现归母净利润1343.44亿元。
根据半年报,海康威视积极把握AI大模型技术突破带来的发展机遇,驱动业务势能的持续释放;持续拓展场景数字化业务,为国内主业开辟出新的增长空间。上半年,海康威视的创新业务整体收入117.66亿元,同比增长13.92%,占公司营收比重达到28.14%。创新业务整体占比持续提升,海康机器人、萤石网络、海康汽车电子、海康微影等主要业务均已在各自领域取得领先地位,成为公司业务增长的有力保障。
同时,公司坚持国际化发展战略,继续加大海外市场营销的投入,进一步提升海外收入占比。上半年,公司境外收入154.25亿元,占比达到36.89%。
支撑海康威视业绩增长的背后,是持续的研发投入。数据显示,2017年,公司研发费用为31.94亿元,2023年,公司的研发费用超过百亿元,达到113.93亿元,2024年继续增长至118.64亿元。2025年上半年,公司的研发费用为56.7亿元,基本与2024年同期持平。
视觉中国图
责编:ZB