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9月10日,墨西哥总统辛鲍姆在墨西哥城接见中国新任驻墨西哥大使陈道江。双方表示愿意加强两国合作,尤其是在经济和贸易领域。然而,令人意外的是,短短不到24小时后,墨西哥政府宣布对来自中国的汽车、零部件、钢铁等产品加征最高50%的关税。这一举动引发了国际关注,也让人不禁思考:墨西哥为何突然改变立场?这背后又隐藏着怎样的国际博弈?
一、墨西哥的“叛变”:美国的压力让墨西哥作出选择
墨西哥的这一行为并非一时冲动,而是美国对其施加的巨大压力下的战略选择。墨西哥经济长期依赖美国,尤其是在“美加墨贸易协定”下,美国是墨西哥最大的贸易伙伴。美国政府多次要求墨西哥在对华贸易上采取更强硬的立场,以“确保美国的经济利益”。特朗普政府更是威胁称,如果墨西哥不在关税问题上做出让步,美墨贸易协定将面临重新审查。
从这个角度来看,墨西哥的加税决定显然是在讨好美国,希望通过迎合美国的关税要求来获得贸易上的优惠。特朗普政府明确要求墨西哥对华加税,目的是压制中国在全球市场中的影响力,特别是在汽车、钢铁等产业领域。墨西哥此举,实则是在“二选一”的博弈中选择了美国。
二、对中国的“背叛”:墨西哥为何在此时选择“妥协”?
墨西哥政府表示,关税增加是为了保护本国的工业和就业。然而,这一说法并没有站得住脚。墨西哥并未提供明确的价格参考,且中国出口到墨西哥的汽车和其他商品并不低于市场标准。比如,中国的比亚迪等新能源汽车在墨西哥的售价高于国内售价,且与欧洲和美国产品相比,价格并无明显优势。
更为显而易见的是,墨西哥此举的真正目的,是为了满足美国的要求。特朗普政府一直以“公平贸易”为名,迫使其他国家在对华贸易上采取更为强硬的立场。这种做法让墨西哥不得不在全球贸易中做出选择,尤其是面对美国的关税威胁,墨西哥选择了背离中国,迎合美国。
三、中国的回应:不会对“胁迫”妥协
面对墨西哥的突然变化,中国并未选择沉默。9月11日,商务部和外交部先后表态,强烈反对墨西哥的加税措施。商务部发言人明确指出,墨方的单边加税行为将损害包括中国在内的多个贸易伙伴的利益,也会对墨西哥的营商环境带来负面影响,降低企业对墨西哥投资的信心。
中国强调,墨西哥与中国的合作关系符合双方的长期利益。中方反对任何形式的单边主义、保护主义和歧视性措施,并明确表示,如果墨西哥继续在美国的压力下采取损害中国利益的措施,中方将采取必要的反制措施。
外交部发言人林剑也表示,中方将坚决维护自身正当权益,不允许他人胁迫下采取不公正的贸易行为。中国在此次事件中的态度非常明确:即使面对美国的强烈压力,也不会放弃捍卫国家利益。
四、未来影响:中墨合作恐生变,全球贸易更复杂
墨西哥的加税措施不仅会影响中墨之间的经贸关系,也可能对全球贸易格局带来广泛影响。首先,墨西哥对中国商品加税,将使中国在墨西哥的市场份额减少,特别是新能源汽车等高科技产品的出口将遭遇重创。中国企业可能因此缩减在墨投资和生产的规模,墨西哥也可能失去来自中国的大量资本和技术支持。
其次,墨西哥此举可能引发其他拉美国家的反思。墨西哥的“站队美国”不仅加剧了全球贸易的碎片化,还可能对全球经济复苏产生不利影响。在全球经济形势复杂多变的背景下,墨西哥能否继续保持与美国的良好关系,同时不损害与中国的合作,仍然是一个悬而未决的问题。
五、结语:中墨关系的转折点,未来充满不确定性
墨西哥对中国加税的决定,标志着中墨关系的一个重要转折点。这一决策背后不仅是美国对墨西哥的压力,也反映了全球贸易格局的深刻变化。墨西哥在中美博弈中选择站边美国,但这一选择是否能带来其预期的经济利益,仍需观察。
中国在此次事件中的立场坚定,强调不容忍任何损害国家利益的行为。对于墨西哥来说,虽然它可能通过迎合美国获得一定的贸易利益,但也面临着与中国失去合作的风险。在全球经济不稳定的情况下,墨西哥能否维持其在中美之间的平衡,仍然是一个值得关注的悬念。
中墨关系的未来,充满不确定性,但可以预见的是,任何国家在中美之间选边站,都将面临极大的风险与挑战。而中国将继续捍卫自己的利益,推动全球贸易朝着更加公平和多边的方向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