婴儿和老人容易出现重症
眼下,随着气温逐渐降低,一些地区呼吸道合胞病毒感染的患者开始增多。呼吸道合胞病毒是一种常见的、具有高度传染性的呼吸道病毒,也是导致婴幼儿感染后发展为下呼吸道感染(如毛细支气管炎和肺炎)住院的首要检出病原。该病毒主要通过咳嗽、打喷嚏及亲密接触(如拥抱、亲吻)传播,感染初期常表现为上呼吸道症状,包括打喷嚏、鼻塞、发热等。
专家介绍,呼吸道合胞病毒对于大部分孩子来说,是普通呼吸道感染病毒,但对于早产、免疫缺陷或有先天性心脏病等基础疾病的孩子,感染后往往会引起重症。
北京儿童医院感染与病毒研究室主任谢正德:容易出现重症和危重症的,主要是小年龄婴儿和老年人,小年龄婴儿一般说一岁以内或者是八个月以内更容易发生重症。老人比如说65岁、70岁以上的容易发生重症,所以这两类人群是高危人群。
小婴儿出现哪些症状需格外留意?
目前,由于呼吸道合胞病毒感染没有特效药物治疗,所以预防疾病的发生非常重要。小婴儿有哪些症状需要格外留意?哪些方法可以预防?
专家介绍,当儿童在病毒流行季节出现发热、喘息等症状时,家长需要警惕毛细支气管炎的可能,及时带孩子就医。毛细支气管炎是主要发生于2岁以下儿童的呼吸窘迫临床综合征,通常在鼻塞、流涕等上呼吸道症状出现1—3日后发病,一般表现为发热(通常不高于38.3℃)、咳嗽和呼吸困难。
北京儿童医院感染与病毒研究室主任谢正德:毛细支气管炎就是喘憋,主要机理是因为大量的分泌物、坏死细胞脱落堵塞毛细支气管,所以他喘不过气来,就感觉憋,这个是小年龄儿童比较典型的。
病情严重的患儿中,家长可以听到患儿呼吸时有明显的高调喘鸣音,预示患儿已经出现气道痉挛,需要针对性治疗。毛细支气管炎患儿还可能会有脱水和肺炎的表现,病情严重时,甚至会出现急性呼吸衰竭。
可通过接触或飞沫传播尚无特效治疗药
呼吸道合胞病毒可通过接触或飞沫传播。最常见的传播途径是鼻腔及眼部黏膜直接接触含有呼吸道合胞病毒的分泌物或污染物。如何预防,专家给出建议。
目前,呼吸道合胞病毒感染尚无特效治疗药物。专家强调,对于呼吸道病毒的有效预防,可以分为非药物防范和疫苗接种进行预防。
非药物防范包括:
咳嗽或打喷嚏时用纸巾、衣袖或肘部遮掩口鼻。
不随意丢弃带有分泌物的纸巾。
勤洗手和不聚集。
在呼吸道合胞病毒流行季节,婴幼儿应尽量不去人员密集区域,尤其是儿童密集区域。
北京儿童医院感染与病毒研究室主任谢正德:还有一个非常重要的提醒,小小孩儿一回家就赶紧抱抱亲亲,这是非常危险的。因为你可能带着病毒,你没有症状。如果你有咽部不适,你最好戴着口罩去照顾你的宝宝,这样会比较安全一点。
专家建议,在流行季节前或流行期间,尤其针对一岁以下婴儿,有基础疾病的高危儿童,可在医生指导下接种呼吸道合胞病毒预防单抗。
[实测.精选]越乡游新昌麻将究竟有没有挂吗(确实是有挂):https://www.caiding5.cn/news/3269131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