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齐泰互娱这款游戏可以开挂,确实是有挂的,通过添加客服微信【9287706】
2.在"设置DD功能DD微信手麻工具"里.点击"开启".
3.打开工具加微信【9287706】.在"设置DD新消息提醒"里.前两个选项"设置"和"连接软件"均勾选"开启"(好多人就是这一步忘记做了)
4.打开某一个微信组.点击右上角.往下拉."消息免打扰"选项.勾选"关闭"(也就是要把"群消息的提示保持在开启"的状态.这样才能触系统发底层接口。)
【央视新闻客户端】
最近科技圈和能源圈都在聊着同一件大事,谷歌、微软这些美国科技巨头,扎堆往挪威、瑞典砸钱建数据中心,光一个项目就砸了近百亿美元。
这波操作直接让北欧的电力需求要翻好几倍,当地电力公司笑得合不拢嘴,但普通人也开始犯嘀咕,这么多数据中心抢电,电价会不会涨?北欧这波红利到底能吃多久?
可能有人会问,全世界那么多地方,为啥谷歌、微软偏偏盯着北欧?
答案其实很简单,这里有其他地方很难同时具备的三大“香饽饽”,才让这些科技巨头心甘情愿砸钱。
电费便宜得让人动心,根据北欧电力交易所的数据,过去一年里,北欧的电价平均比欧洲其他主要电力交易中心低60%,挪威和瑞典的部分区域甚至能低到80%-90%。
对数据中心来说,电费是运营成本里的“大头”,一年下来能省不少钱,自然愿意往这跑。
还有就是气候帮大忙,北欧常年温度偏低,数据中心运转时会产生大量热量,需要冷却设备降温,凉爽的气候能减少冷却成本,相当于又省了一笔开支。
最重要的一点就是土地和清洁能源充足,数据中心需要大片土地建厂房,北欧人口密度低,土地资源不紧张。
而且这里的发电以水电、核能为主,清洁能源占比高,正好契合现在科技公司重视“碳足迹”、追求可持续发展的需求。
也正是因为这些优势,北欧的数据中心项目最近扎堆落地,加拿大的布鲁克菲尔德资产管理公司,今年6月宣布要在瑞典斯特伦纳斯市建一座750兆瓦的数据中心,总投资约100亿美元,计划10到15年内满负荷运营。
7月的时候,OpenAI又在挪威启动了“星门”计划,这是它在欧洲的首个数据中心项目,最终能提供520兆瓦的容量。
彭博智库的分析师算了笔账,就这两个项目,差不多能让北欧数据中心的电力需求在2024年的基础上翻一倍。
更让人惊讶的是,这还只是开始,目前北欧已经有2吉瓦的IT容量在建设或者已经确定要建,还有5.5吉瓦处于前期开发阶段,而且不少项目大概率能落地。
要知道现在北欧投入运营的数据中心,总容量才1.5吉瓦,未来的增长空间一目了然。
当地电力公司比如瑞典的Vattenfall、挪威的Statkraft,早就盯上了这波机会,毕竟需求涨了,他们的盈利潜力自然跟着提升。
数据中心扎堆建,最直接的影响就是电力需求暴涨,彭博智库预测,到2032年,北欧地区的数据中心电力需求可能增长四倍,年均增速能达到14%到19%,这比德国这些欧盟国家的平均水平高多了。
现在数据中心用电只占北欧总用电量的2%到3%,但按照这个趋势,到2032年可能会占到6%到9%,这个变化可不算小。
需求涨了,大家最关心的肯定是电价会不会跟着涨,目前北欧是欧洲电价最低的地方,但不少业内人士都觉得,未来涨价是大概率事件。
PA咨询公司的能源转型专家奥斯卡?阿尔门就说,北欧的电价慢慢会跟欧洲其他地方趋同。
毕竟需求越来越大,电力供应就算跟着扩,也需要时间,供不应求的时候,价格上涨是市场规律。
不过对电力公司来说,这倒是个好消息,电价涨了,他们的收益也会跟着增加。
但想满足这么大的电力需求,可不是建几个发电站那么简单,挑战一点都不少。
最头疼的就是电网接入问题,数据中心需要大量电力,得把它们顺利接入电网才能运转,但北欧的电网审批流程比较慢,就算政府想简化,也不是一朝一夕能改的。
芬兰的富腾公司为了避开这个瓶颈,已经提前在电网接入点附近预留了15处场地,就是为了等项目确定后能快点开工,之前他们跟微软合作建数据中心,用的也是类似办法。
还有项目周期长的问题,一座数据中心从规划到满负荷运营,可能需要10到15年,不是说建就能建起来的。
富腾公司的高管就直言,这是场“持久战”,就算现在市场热情高,新增的电力产能也得等好几年才能用上。
而且对那些业务多元化的大型电力公司来说,单个数据中心项目不会让整体格局有太大变动,想靠一个项目就颠覆市场,基本不可能。
虽然有不少挑战,但从目前的情况来看,北欧这波数据中心热潮,机遇还是大于挑战的。
最关键的一点是,北欧的优势短期内很难被替代,比如土地资源,想找一块能容纳大型数据中心的土地,在很多地方都不容易,但北欧就有这个条件。
再比如清洁能源,现在科技公司越来越重视环保,北欧以水电、核能为主的发电结构,正好符合他们的需求。
像挪威的StavangerEnergy、芬兰的富腾,都能提供以可再生能源为主的电力套餐,这对谷歌、微软这些巨头来说,吸引力很大。
而且就算未来电价上涨,也未必能拦住这些投资者,毕竟数据中心是长期项目,只要核心优势还在,就算运营成本涨一点,巨头们也愿意承受。
彭博智库的分析师就认为,在保持竞争优势的前提下,北欧的电价还有不少上涨空间,就算涨了,跟其他地区比起来,可能还是有吸引力。
当然,能不能抓住这波机遇,还要看北欧能不能解决好眼前的问题。
比如电网审批效率能不能再提高,电力供应能不能跟上需求增长的速度,这些都是关键。
如果这些问题能解决好,未来十年,北欧可能会成为全球数据中心的重要聚集地,当地的电力公司、相关产业也会跟着受益。
但如果问题解决不好,可能会有一部分项目流失,错过这波红利。
总的来说,谷歌、微软砸钱北欧建数据中心,不是一时冲动,而是看中了这里的核心优势。
而北欧能不能借这波机会实现产业升级,关键在于能不能把挑战转化为机遇。
这事儿不仅影响北欧当地的经济,可能还会改变全球数据中心的布局,关于这件事情的后续发展还是值得关注的!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