力量展示与合法性之争
故事并非从舰炮声开始,而是从法律与叙事的较量起步。七月,特朗普签发指令,准许军方对拉美的某些贩毒集团动用致命武力,甚至包括跨境袭击。紧美国司法部在八月初抛出悬赏,金额五千万美元,明确点名尼古拉斯·马杜罗涉嫌主导贩毒集团。表面上,这是“法治”与“执法”的延伸,但联合国毒品与犯罪问题办公室的统计却泼了冷水:委内瑞拉既无古柯种植,也无可卡因生产,谈不上“源头”。当纽约时报在九月二十日披露这次军事增兵是“更广行动”的信号时,几位前共和党官员提出疑虑:在公海对“涉嫌运毒船只”实施致命打击的合法性何在?法律与安全的边界,被有意拉到了模糊地带。
在这个框中,军事与司法话术互相支撑:一边是五千万美元的通缉令,一边是“以海上火力切断供应链”的论证。国防部长皮特·赫格塞思在八月对外表示,特朗普将以“前所未有”的方式打击贩毒源头。这一句“前所未有”,为一场海上部署定下了调门,也为后续一连串风险埋下伏笔。
加勒比海上的针锋相对
部队出港的节奏很快:八月十二日,美方的部署正式启动;九月初,舰队抵近到位。阵容并不遮掩——格雷夫利号、杰森·邓纳姆号、桑普森号、斯托克代尔号等导弹驱逐舰自佛罗里达基地出发,穿越巴拿马运河,一艘洛杉矶级核潜艇在水下伴随。八艘水面舰、一艘潜艇,标注着一千两百枚导弹的弹药口径,发射单元对准委内瑞拉海岸线。这个数字并不只是震慑,它意味着在短时间内可以覆盖相当广的海面与岸段——在现代舰队战术里,这是一种“压制式存在”。
马杜罗并未讳言对方的意图。九月三日,他在电视讲话中直言,美军八艘舰加核潜艇已在海岸附近形成集群。委内瑞拉的回应是把地面和空中资源尽量亮出来:全国动员民兵,安排大规模军演。在拉奥尔奇拉岛上,三天联演里登陆艇冲滩、岸防火力演练频繁出现。委方还请来俄罗斯的苏-30战机,挂载Kh-35反舰导弹进行助阵,以此传达一种“反介入/区域拒止”的意志。
摩擦并非停留在演训脚本。九月四日晚,委内瑞拉空军两架F-16低空掠过杰森·邓纳姆号,美方没有开火,也未拦截,事后把它定性为“挑衅”。十天后,补给舰在海上为杰森·邓纳姆号加油,委内瑞拉的F-16编队在周边巡逻监视。此类“擦边飞行”对双方来说都是信号:不是要打,但必须让对手看到你有意愿、有准备。
火力与人命的账目
与“存在感”并行的,是两次致命打击。八月二日,美方以导弹在公海击毁一艘被认定“疑似从委内瑞拉运毒”的快艇,船上十一人全部丧生。九月十五日,又一艘涉嫌贩毒的船只被击沉,三人死亡。特朗普把最新一次行动称为“第三次打击”,但他公开列举的统计只点到八月二日与九月十五日这两次,总数十四人。这处表述上的错位,折射的是一种既要“强化成果”又要“风险可控”的政治表达。
委内瑞拉方面则把它上升为国际法问题,要求联合国调查这些未宣战状态下的攻击。因为在《联合国宪章》的框架里,除自卫或安理会授权之外,动武常常需要极其严格的条件作证;而在公海,对“涉嫌”目标使用致命火力,更容易被质疑证据链与比例原则是否成立。
地区回响:从哈瓦那到加拉加斯
如果说舰队在海上制造的是直接压力,那么地区组织掀起的是二级“海啸”。八月二十日,美洲玻利瓦尔联盟(ALBA)在加拉加斯召开特别峰会,联合声明反对美国在加勒比的军事部署,明确支持马杜罗。隔天,ALBA再次发声明,措辞更硬。拉美和加勒比国家共同体(CELAC)的二十一个成员国也齐声表态:该地区是“和平区”,反对以武力或武力威胁处理分歧。
这批声明之所以有分量,是因为它们构成了“地区舆论盾牌”。马杜罗随后向联合国递交照会,指认美国的施压是非法行径;九月十日,安理会把此事列入议程,委内瑞拉大使现场提交材料,美方席位则以缺席示抗议。外交场域里,缺席本身就是一种姿态,但同时也把叙事主导权让给了对方。
石油与贷款:一条绕不过去的中国通道
武力逼迫没有让委内瑞拉“投降”,反而把经济与能源的纽带推向东方。八月二十二日,中国的和谐资源公司与委内瑞拉国家石油公司签下二十年石油开发协议:投资逾十亿美元,在拉戈辛科与拉古尼拉斯两个油田钻五百口井,目标是把日产从一万两千桶提高到六万桶。这一扩产计划对加拉加斯是“续命针”——受制裁影响,其产量从三百万桶的高位跌到八十万桶。
数字的另一侧,是市场的分布。前几个月,中国吸收了委内瑞拉大约百分之六十八的出口石油,俨然最大买家。五月,北京还批出五十亿美元贷款,用于油气生产。九月八日,一座中国的浮动石油生产设施抵达马拉开波湖,公然挑战了“封锁航道”的预期。委内瑞拉方面坦言,这些安排让能源出口的“安全性”上了一个台阶,“不惧任何封锁”。
更广的经贸面上,八月二十五日,马杜罗会见中国大使兰胡,谈及经济、科技与人工智能合作;九月初,他在政府会议上当场掏出一部华为手机,说这东西好,美国“听不见”。债务层面,中国是委内瑞拉的重要债权方,存量约一百三十亿美元;贸易结构里,北京位列第三大进口来源国,仅次于美国与印度。七月,两国政府登记在册的双边协议超过六百个,覆盖范围从科学到技术。即便美国在三月二十四日签署行政令,自四月二日起对来自委内瑞拉的石油加征百分之二十五关税,六月委内瑞拉的出口仍因中国需求维持在稳定水平。
制度小科普可以补一句:在能源制裁时代,所谓“浮动生产设施”与“船上贸易结算”,常被用来绕开港口与保险的限制;而大宗债务协定能在一定程度上稳定卖方现金流,使得油井能够持续开动。这些手法,不是隐藏的秘密,却需要一位愿意接盘的大买家作后盾。
法律与政治的双重镜头
军事之外,制裁是另一张牌。六月一日起,美国财政部根据一三六九二号行政令,把大约一百五十一个委内瑞拉个人与三个实体列入“特别指定国民”名单(SDN),冻结在美资产并限制交易。这一套工具,在华盛顿看来与舰队部署属于“同一剧本的不同场景”。国会层面,九月八日的一份报告提示,一一九届国会可能通过立法进一步塑造对委内瑞拉的政策,或者加码制裁,或者授权军事行为。
与之相互映照的,是国内政治的牵制与分心。七月,特朗普指责奥巴马政府伪造“通俄”证据,司法部成立特别工作组调查;八月,纽约上诉法院推翻了对特朗普集团五点二七亿美元的民事欺诈罚款,但仍认定其资产估值存在欺诈;九月十五日,他又把纽约时报告上法庭,索赔一百五十亿美元诽谤。这些事件像在华盛顿的控制室里不停闪烁的警报灯,让加勒比方向的注意力时强时弱。
棋盘上的接招与反招
回到海上,委内瑞拉把有限资源用在“点亮存在感”上。九月十八日,国内启动数日的军事与电子战演习,十二艘海军舰艇、二十二架飞机、二十艘船艇参加。国防部长弗拉基米尔·帕德里诺明确说,这是对美军船只袭击的回应。练兵之外,马杜罗九月一日释放更强烈的政治信号:若美军进攻,将宣布“武装共和国”。这是典型的“社会总动员”口号,其含义并非立即全民上阵,而是把军政动员的闸门交到总统手里。
外交层面的试探也在进行。九月二十日,马杜罗提出与特朗普的特使格伦内尔直接对话,但美国方面没有回应。对话窗口并未真正打开,却足以构成一条“我们曾试图化解危机”的记录。
舆论与心理战
社交媒体时代,话语同样是武器。特朗普频频发帖,宣称这是对毒品来源地更严厉的行动;马杜罗则把镜头对准自己的“朋友圈”:中国是“不可或缺的伙伴”,北京“反对使用武力威胁,支持委内瑞拉主权”。八月二十三日,马杜罗公开呼吁中国提供帮助;九月,中国方面发声,反对霸凌,强调将帮助委内瑞拉抵抗制裁与军事压力。两边的话术都在向各自受众播报:一方强调“执法”与“源头打击”,另一方强调“主权”与“多边主义”。
值得注意的还有一次“擦枪而未走火”的过顶掠飞,以及一次带有“示演”性质的海岛登陆。它们像是两个短促的镜头,让人看到彼此都懂得“止于可控”的分寸。九月十八日,拉奥尔奇拉岛的军演结束,士兵回到大陆,像为这一阶段的对抗按下了一个逗号。
制度与现实的错位
从制度角度这一回合把若干条国际规则推到了前台。其一,公海武力的合法性如何界定——证据链、比例性、即时性缺一不可;其二,地区组织在缓冲矛盾中的分量,ALBA与CELAC的声明未必改变舰队的航向,却能改变邻国的态度;其三,经贸与债务纽带如何对冲制裁与封锁,在浮动生产设施、预付油款、替代航线的组合拳里,现实经济常常比口号更实在。
尾声与悬而未决
到九月中旬,海上目标已被击沉两次,共十四人死亡;舰队的加油补给在例行推进;委内瑞拉的战机仍在巡航。安理会的会场留下了资料袋与空着的美国席位,地区峰会的声明还在媒体上滚动。特朗普方面把九月十五日的行动称为“第三次打击”,却又用数字只记到两次;这个细节像是整场行动的缩影:声音很大,界限很虚。
而另一条线索则明晰许多:油田的钻机会更密,浮式生产设施已经就位,五十亿美元贷款在账,中国吸走了超过百分之六十八的石油出口,还被称作“不可或缺的伙伴”。当一边展示导弹发射单元的数量,另一边在油田签下二十年合约,棋局的重心便已经透出端倪——枪炮可以夺路,现金流才能续命。对马杜罗而言,更多的F-16掠过敌舰固然可取,但更稳妥的,是让拉戈辛科与拉古尼拉斯的井口不断往外喷。
尚未落幕的,是美国国内对合法性的追问与政策的摇摆。一一九届国会会如何落笔,是加码制裁还是授权动武,抑或两手并用?在那之前,加勒比的海风还会刮过军舰的甲板,委内瑞拉的岸线上还会有民兵集合。兵者,国之大事。可真正决定长短者,往往不是一次掠海的低飞,也不是一次“第三次”的宣告,而是那些看似平淡的数字:一千两百枚导弹与五百口井,十四条生命与二十五个百分点的关税,六百份协议与一百三十亿美元债务。它们拼成这场博弈的底片,也决定了下一幕会怎样显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