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扎西茶楼这款游戏可以开挂,确实是有挂的,通过添加客服微信【9287706】
2.在"设置DD功能DD微信手麻工具"里.点击"开启".
3.打开工具加微信【9287706】.在"设置DD新消息提醒"里.前两个选项"设置"和"连接软件"均勾选"开启"(好多人就是这一步忘记做了)
4.打开某一个微信组.点击右上角.往下拉."消息免打扰"选项.勾选"关闭"(也就是要把"群消息的提示保持在开启"的状态.这样才能触系统发底层接口。)
【央视新闻客户端】
2025年9月,偏苯三酸酐(TMA)华东主流成交参考价跌至1.55万元/吨,距离去年高点已抹去超过72%。9月3日,常青科技为其百亿TMA项目一期融资的8亿可转债按下启动按钮,相关议案在9月19日股东大会上获得通过。
去年5月,TMA价格峰顶之际,常青科技以总资产仅25.6亿元的体量抛出总投资100亿、一期30亿的8万吨TMA项目,资金主要来源之一即此次可转债(另有20亿元银行贷款与不足3亿元自有资金)。
偏苯三酸酐(TMA)是一种新型材料的化工原料,主要用在增塑剂、绝缘漆、涂料、工程塑料等行业,受海外产能清退影响,国内成交价在去年连翻两倍,突破5.5万元/吨,今年二季度起却连续腰斩,几乎跌回原位。
此种局面让这个宏大项目越来越像一次豪赌。纸面上,它踩中了政策红利、产能出清、龙头退出的"三重奏";现实中,它面对的是价格自由落体、同行利润崩塌、2026年产能洪峰即将到来的"三重杀"。
这是一场典型的时间差赌局:万一投产日价格回暖(虽然概率并不大),也有可能能化险为夷;反之,将上演"小马拉大车"的流动性悲剧。
现阶段“明牌”的是,项目的每一个执行环节都充满了变数,而公司自身的资源禀赋又较为薄弱,2/3的投资源自银行贷款,远期收益率亦较为有限,导致“理论上可以赢,现实中很难活”的概率大增。
一个轻量级的家族式小公司,是否有能力驾驭一个重量级资本与技术双重密集型项目,是这个不确定性的核心。资本市场似乎已经对此率先投票:常青科技股价在这轮牛市中破发,机构持仓不足5%。其百亿TMA扩产计划是战略远见还是资本幻觉?答案藏在AB两面的裂缝里。
“以小博大”的纸面合理性A面
作为跨界入局者,常青科技的扩产规划在行业中尤为激进:在泰州市高港区建设高分子新材料生产基地,投资总额约100亿元,分三期实施,其中一期项目为年产8万吨TMA项目,投资金额约30亿元,2026年投产。
这一决策的形成,在于2024年4月3日,美国英力士(INEOS)永久关闭其TMA生产装置,引发全球市场震荡。英力士是全球TMA市场的主要龙头,关闭的工厂年产能为 65 万吨苯酚和 40.9 万吨丙酮,是英力士单套最大的苯酚生产装置,占其全球总产能的34%。关停原因包括市场疲软、竞争激烈和碳税政策缩紧等等。
在高度依赖规模化生产和稳定供应链的化工行业中,这次供给冲击让国内四家上市公司成为全球供应的主力,价格剧烈上涨,在全球TMA有效产能骤降、下游需求回暖之下,2024年中国TMA价格一度飙升至50000元/吨以上,创下历史新高。
TMA主要用于生产高性能增塑剂(如TOTM)、粉末涂料、绝缘漆等。在2024年特定阶段,部分下游行业,尤其是与出口和特定工业应用相关的领域,表现出一定的需求韧性,进一步加剧了TMA的供不应求。
此外,目前国内仍有部分2万~5万吨/年的小规模TMA装置,环保设施落后,能耗高、排放大,属于重点整治对象。在“去产能、环保整治”政策出清影响下,小厂的退出将释放出10万~20万吨/年的市场真空,为具备环保合规能力的大型新进入者提供替代空间。
以上四个条件,加之TMA属于资本密集型行业,单位投资高,但边际成本递减,促成了业内的迅速扩产:2024年,泰达新材官宣推进3万吨TMA及1500吨均苯三甲酸扩建项目,计划2026年完成调试。正丹股份6.5万吨绿色化升级改造项目于2024年6月启动,总投资3.5亿元,预计2026年投产。百川股份投建了南通百川新材料4万吨/年偏苯三酸酐(TMA)装置,建设期 1-2 年。
这类新产能普遍注重技术升级与环保合规。尤其欧盟自2018年起将TMA列为高关注物质(SVHC),认定其具有呼吸致敏性,对肺功能可能造成严重损害,因此对相关聚酯树脂的应用提出严格限制,这也促使很多欧洲厂商关停或转型。新建产线必须符合国际环保法规,才具备出口欧盟的资质。
企业利润大幅改善的预期,被二级市场迅速捕捉:正丹股份股价在2个月内连续大涨,成为2024年第一个10倍股,新三板的泰达新材(430372.NQ)在2024年7月涨幅突破10倍。
但常青科技在披露扩产计划后仅仅迎来两连板,随后快速下跌持续破发。
市场的谨慎态度存在两大主因:一方面,常青科技属跨界布局,缺乏TMA行业经验,其在生产技术、工艺积累、客户渠道等方面存在不确定性;另一方面,随着多家企业同步扩产,2026年可能迎来产能集中释放,市场对供需逆转、价格回调的担忧正在加剧。
扩产潮B面:价格“退潮”、盈利回落、洪流将至
常青科技百亿项目尚在建设期内,全球TMA市场却已“由夏入冬”。2025年以来,TMA价格呈自由落体式下跌,行业景气度迅速降温。
根据买化塑研究院监测数据,2025年5月下旬,中国偏苯三酸酐(TMA)主流价已断崖式跌至22000元/吨,与年初的高位相比,缩水幅度高达50%。这一价格已逼近11000-12000元/吨的行业平均成本线,部分高成本企业已陷入亏损。进入6月,市场跌势未止,华东地区TMA价格进一步下探至20000-22000元/吨,市场观望情绪浓厚。
9月,Mysteel数据显示,华东地区TMA成交价来到15000-15500元/吨,暂时稳住了跌势。
这对业内上市公司形成显著冲击。以2024年净利润同比飙升110倍的黑马正丹股份为例,其在半年报中指出,TMA产品价格自高位持续回落。隆众资讯数据显示,2025年3月14日至6月30日,TMA华东主流价从4.85万元/吨跌至1.85万元/吨,跌幅超过60%。反映在财务上,正丹股份2025年第二季度实现营业收入5.76亿元,归母净利润2.41亿元,环比分别下降32.53%和37.85%。
同样承压的百川股份在二季度归母净利润同比大幅下降82.27%,扣非净利润降幅达85.95%,毛利率仅8.09%,盈利能力明显削弱。而泰达新材不仅在3月终止北交所上市计划,其二季度净利润也同比下滑近三成,连续两个季度下行。值得注意的是,公司在建工程同比增加75.20%,主要源于其年产3万吨TMA项目的持续投入。
卓创资讯TMA分析师郑明楠告诉笔者,在2024年价格推高至5万元之上后,国内工厂积极提负,新产能亿成投放已经引发负效应,价格几乎跌至涨价之初价格。未来随着新产能的继续投放,行业竞争激烈,极易引发价格再度回落。
“中期随着行业负荷提升,加上下游持续追高积极性不高而涨势受阻,上行空间可控”,他表示。
正丹股份证券部工作人员表示,有些扩产项目存在技术问题或者进度问题,可能与市场预期相左。就公司来说,国内和国外都有扩产,国外的建设周期要长一些,且并非一次性投产。“公司扩产也是为了维护自身龙头地位,应对行业潜在竞争,兼具市场震慑作用。”
正丹股份坦言,若未来TMA产品产能提升速度过快,或出现其他产品能够对TMA进行大规模替代而影响下游需求,则可能出现TMA产品供求关系失衡,进而可能导致产品价格下跌,对公司经营业绩产生不利影响。
“家族色彩”浓厚,市场谨慎观望?
TMA价格大幅回落,令尚在项目建设期的常青科技面临严峻的经营压力。尽管长期来看,伴随供应缺口的逐步修复与成本重构,行业仍有望寻得新的动态平衡,但在当前阶段,企业盈利能力已显著削弱。
分析人士指出,尽管主力工厂将控量保价,但亦难复制2024-2025年上半年的行情——类似的周期逆转现象,在近年的多个工业板块中已反复上演。
资本市场对常青科技的冷淡反应已经极为明显,除了股价表现趋弱,投资机构在常青科技的总持仓占比不足5%,而正丹股份则接近60%。
毕竟常青科技的“准家族式”结构,很难打消市场对其治理层面的广泛疑虑。截至目前,常青科技决策层由实控人孙秋新家族掌控,合计持股63.88%,高度集中的股权结构曾引发过数次内控问题,例如2019年的关联方资金拆借约1.2亿元。
在百亿级跨界投资的决策中,家族式管理的冒险倾向与中小股东利益之间的平衡究竟如何,是市场及机构投资者的关注焦点。
从2025年上半年数据来看,常青科技面临的经营压力显著加剧。公司营收与净利润同比分别下滑10.67%和31.89%,销售毛利率下降至26.51%,盈利能力明显减弱;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转为负数,同比大幅下降119.05%,同时因大规模项目投资导致公司现金净减少5.66亿元。
“造血”下滑背景下,一期工程的30亿总投资已经超过常青科技25.56亿元的总资产,其账面货币资金6.01亿元、资产负债率6.74%要撑起跨界扩张,财务稳健性势必会承受考验。
2024年,常青科技提示风险称,一期工程需银行贷款20亿,自筹10亿元,如今可转债募资8亿元全部投入该项目。按首期20%的利润率计算,常青科技要收回成本,需要漫长的时间跨度,成本更低的可转债是不二之选。这类融资能否成功实施,高度依赖市场信心。后续要跨越这道信任鸿沟,难度仍存。(本文首发钛媒体APP,作者 | 黄田,编辑 | 刘敏)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