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代理退保”“代理维权”等保险业“黑灰产”活动高发,多地金融监管局密集发文提示称,诱导保险投保人委托代办“全额退保”等行为,不仅严重扰乱了正常金融市场秩序,还严重侵害了金融消费者的合法权益。而一些助贷广告则涉嫌将用户引流至高息贷款甚至非法集资活动。近日,有媒体报道,生活分享平台小红书等正成为金融黑灰产新的渗透土壤。
在小红书平台搜索“保险退保”“征信不好贷款”“逾期还不上”等关键词,仍可发现大量相关笔记。记者注意到,这些内容多以“过来人”口吻撰写,逐步激发焦虑情绪,随后暗示可通过私信或添加微信获取“解决方案”。
代理退保的需求源自保险销售争议。近年来,部分中长期保险产品收益不及宣传,叠加保险代理人销售过程中存在的夸大承诺、误导投保现象,不少消费者希望提前退保。小红书的主要用户群体——年轻中产及新兴家庭,正与“初次购险”人群高度重合。代理机构利用“经验分享”类内容,将社区氛围转化为获客渠道。
另有一种方式是以逾期借款人名义发帖求助,附加“负债人上岸”“网贷”“逾期起诉”等标签,评论区则出现所谓“成功延期还款”的短信截图或操作流程,最终引导用户私信联系。业内人士表示,这类信息误导性极强,容易让用户产生“债务可免可延期、征信记录可消除”的错误认知。
这些打着法务甚至律师、律所旗号,号称能帮你办理“停息挂账、免除费用、协商还款”的笔记背后,暗藏着逃废债黑灰产的陷阱。很多债务人慌不择路,支付服务费后,不仅没有获得协商还款的效果,反而额外增加了自己的经济负担。
逃废债团队其实是利用了这种信息差,成为自己获利的手段。他们往往打着律所、法务的名义出现,这样做的目的除了塑造信任,还是为了规避平台的合规性审查进行付费引流。
不少“协商还款”的内容的右下角还打着“广告”标识,表明相关笔记、视频是付费推广,这些信息甚至通过了平台的广告审核。
不久前,小红书在北京举办“打击虚假营销”治理开放日活动,小红书“打击虚假营销战队”首次亮相,这支跨职能虚拟战队由生态治理、产品、算法等多部门组成,通过系统性协同作战,改变了以往“单点治理、被动应对”的局面,实现了从账号识别、内容拦截到品牌溯源的全链路打击。
但黑灰产规避技术不断升级。部分笔记表面符合规范,真实交易信息却隐藏在评论区、私信对话或二维码图片中,审核难度较大。只要代理退保、助贷咨询等需求在正规体系中未能得到充分满足,黑灰产就会不断寻找新的渗透路径。
来源:中国山东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