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资本记事
即便中国人民银行在四季度再次实施降息,人民币依然将在年内保持升值方向,基准情形下美元兑人民币汇率年末将趋近于7.0,乐观情形下将在6.7附近。
而人民币升值,几乎都伴随着市场风险偏好的改善,不论是 A 股还是港股都表现良好。相对而言,对外资更敏感、估值更受全球流动性影响的港股市场更受益。大宗商品方面,铜价具备更确定的上行机会。
根据中国银河证券最新的宏观专题报告,三季度经济数据有走弱迹象,市场又进入新一轮的政策等待周期,然而对于四季度降息落地并未形成一致预期。预计央行有望在四季度实施10-20BP的降息。
报告认为,从利率平价理论推演,如果央行再次进行降息,会带来中美利差倒挂的加深,导致资本流出,从而带给人民币贬值压力。然而这一惯性思维在今年的507就被打破,央行的宽松组合拳推出之后,中美利差倒挂并未加深反而收窄,人民币汇率则呈现升值。
“强汇率+弱基本面”的组合下,货币宽松可能无法延缓升值,反而加剧升值。本轮的人民币升值并非来自经济基本面的推动,而是从汇率预期→外汇供求关系→升值→汇率预期的逻辑链条,即汇率预期与预期的自我实现形成向上螺旋。因此未来人民币汇率的主导逻辑也不是简单的降息交易,而是基于汇率预期和中美博弈。
目前中国政府债务成本低于经济增速,政府债务使用效率较高,财政扩张对汇率构成支撑。5000亿的政策性金融工具(有报道称9月底前将推出)、1万亿的与化债相关的地方特殊再融资债券有望在四季度落地。货币宽松加积极财政的共振之下,将继续推升人民币升值。
本轮人民币升值并非来自经济基本面的驱动,而是来自于预期以及预期的自我实现。经测算,有 7000-10000 亿美元的结汇需求可能在未来的升值周期逐步释放,资金流入人民币,将对人民币汇率形成进一步支撑。
通常经济基本面较弱时往往对应中国股票市场的估值也较低,相对于其他市场更具吸引力。而大幅降息将有助于进一步推动中国股市上涨:一是,大幅降息将提振经济复苏预期,从而提升中国企业的盈利预期;二是,大幅降息会带来市场对流动性更为乐观的预期,而流动性是本轮中国股市表现优异的重要驱动因素之一。
美国股市方面,又有信号表明美股偏高——
标普500指数的席勒市盈率突破40倍,为2000年以来首次。2000年,该指标曾达到创纪录的44倍。2000年3月至2002年10月,随着互联网泡沫的破灭,基准股指下跌了49%。
美联储主席鲍威尔也警告称,股市价格相对偏高。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的观点或立场,不代表新浪财经头条的观点或立场。如因作品内容、版权或其他问题需要与新浪财经头条联系的,请于上述内容发布后的30天内进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