聚集数百万投资者,关注资本市场与新经济。
电车?还是油车?
不仅是摆在车主面前的艰难选择,更是拦在车企面前的“生死难题”。
拥抱未来还是保住现在?
全球豪车标杆保时捷终于还是做出了抉择——暂停纯电,押注内燃机“回血”。
是的,中年人最爱的豪车品牌保时捷也扛不住压力,对现实妥协了,惊现重大调整。
曾经,保时捷作为豪华跑车的标杆,向来都是高溢价、不愁卖的代表,全球每卖出6辆车,就有1辆卖给了中国女性,而且还要加价排队6个月才能拿到车。
如今,不仅“卖不动”“车价跳水”“裁员”这样惨淡的词汇“缠身”,甚至“反悔”转向。
为了“里子”,丢了“面子”,保时捷豪车“信仰崩塌”那一瞬,也是传统汽车巨头的集体“尴尬”。
百年大变局,汽车行业都在经历一场大调整。
而在这场变革大风浪中,豪车品牌无一不经历着“生死劫难”!
事实就是,发动机的轰鸣声,已经激发不起汽车玩家的荷尔蒙了,油车时代的“三大件”,正逐渐被电车驱动系统所取代。
是褪去奢华的外衣,与国产车贴身肉搏;还是保持现状,默默泯然于世?
这个“进退两难”的选择,让外资豪车们“痛苦不堪”。
01
押注内燃机“回血”,保时捷惊现重大转向。
保时捷近日发布声明称,将重新转向内燃机车型,包括混合动力车,同时暂停即将推出的电动车型。
面对持续的销量低迷和日益增长的盈利压力,豪车标杆保时捷也不得不对其产品计划进行重大反思,调整策略。
事实上,保时捷正经历自2022年IPO以来最严峻的挑战。
这家德国豪华汽车制造商,正面临股价持续走低、股票被移出DAX指数、中国市场表现疲软、美国市场受关税政策冲击、豪华电动车需求不及预期等不利局面。
多重压力下,保时捷“服输”了,电动车卖不动,技术进展缓慢,最终只好放弃了早先“全面电动化”的承诺,重新押注内燃机“回血”。
数年前,保时捷曾采取激进的电动化战略,原计划到2030年使得电动汽车销量占比达到80%。不过,面对财务困境与市场需求变化,保时捷逐渐改变了态度,从“纯电先行”回摆至“动力系统并行”。
保时捷核心的911车系将扩充更多内燃机车型,下一代卡宴也将保留内燃机版本。今年8月,保时捷还宣布,对高性能电池子公司Cellforce进行重组,放弃自研电池的生产计划。
值得一提的是,保时捷战略回撤根本原因是财务表现下滑:2025年上半年保时捷净利润同比暴跌66.6%,销售回报率骤降至5.5%。公司预计此次重组将带来约31亿欧元的特殊支出,并导致2025年销售回报率预期进一步下调至2%。
更重要的是,受此影响,保时捷母公司大众汽车集团也将面临51亿欧元(约合424.85亿元人民币)的损失。
保时捷的转型是电动汽车革命中一个令人警醒的时刻:当一个以性能和卓越工程见长的品牌放弃其纯电动汽车的雄心壮志时,这清楚地表明,通往纯电动汽车的未来之路比预期的更加坎坷和漫长。
02
1899年,费迪南德·保时捷博士创造了第一款名为Lohner-Porsche 的电动汽车,“保时捷”品牌氤氲而生。
不过后来由于销量不佳,保时捷一度面临破产。这时,大众伸出援手,提供了途锐作为蓝本,帮助保时捷推出了著名的卡宴。
卡宴的成功让保时捷逐渐恢复了元气,并开始了长达二十年的盈利之路。
后来,保时捷与大众爆发了“戏剧性”的股权纠葛,最终保时捷成为大众旗下100%控股子公司,而保时捷皮耶希家族直接和间接持有整个大众集团53.3%的投票权。
2022年,保时捷独立上市成功,最终实现了与大众集团的“双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