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第一财经
日前,重庆市原市长黄奇帆在“2025·青岛创投风投大会”上表示,我国即将进入“十五五”规划和2040年远景目标期,应该看到,生产性服务业是高质量经济发展的关键所在,更要对生产性服务业具有GDP的增长极、独角兽的增长极、高附加值装备和终端产品价值增长极的功能有充分的认识。
此前,黄奇帆曾在多个场合呼吁重视发展生产性服务业,强调提高生产性服务业占GDP比重的多重意义。在最新演讲中,他建议,作为我国资本市场发展的重要力量,以风投、创投为主的各类产业基金不仅要“投早、投小、投长”,更应该将生产性服务业作为“投硬科技”的重要方向。
中国资本市场发展空间大,创投发展还需要纠偏
“当今世界对资本市场发展的成熟度有一个硬指标,即资本市场总市值对该国GDP的比例大体在1:1到1:1.2。”黄奇帆表示,如果这一比例小于1:1,意味着资本市场发育不到位,还有很大的成长空间;反之,如果GDP是100,资本市场的总量超过130、150、200甚至更高,就说明资本市场过度发育,存在泡沫。
“比如,美国现在的GDP是29万亿美元,股票市场市值达到70多万亿美元,是GDP的200%多。这表明美国资本市场热度过高,存在一定的泡沫。中国的资本市场总量今年初是70多万亿元人民币,现在已经达到100万亿元。中国GDP今年会达到140万亿元。我们的资本市场目前占GDP比例只有70%,还有较大的成长空间。”黄奇帆说。
他进一步表示,我国即将进入“十五五”规划和2040远景目标期。“到2040年,中国GDP会翻一番,按不变价格核算,从现在的约140万亿元增长到280万亿元。如果按可变价核算,到2040年中国的GDP总量会达到350万亿元左右。如果股票市场占GDP的100%~120%,意味着15年后我国股票市场总量有可能在400万亿元左右,较现在100万亿元的水平翻两番。这是我国发展金融强国的内在目标之一。”黄奇帆说。
他认为,我们应该在15年后让国民经济的证券化率达到100%。这是推动金融强国建设的一个核心内容,这将推动社会资源优化配置,包括支持高科技独角兽企业健康发展;促进老百姓多渠道增加收入,实现共同富裕。
在推动资本市场发展的过程中,各类风投、创投、私募基金、产业基金等是一股重要力量。在演讲中,黄奇帆指出了其中几个需要“纠偏”的方向。
“以风投创投为主的各类产业基金已经发展了20多年,目前总量接近30万亿元左右,其中40%实际上投资于各种货币资金和固定收益债券。这类投资‘旱涝保收’,没有什么风险,但其实是私募基金、风投创投投资方向的扭曲。”黄奇帆提到,最近一年多,相关部门一直在鼓励风投创投要“投早、投小、投长期、投硬科技”,对这类投资方向进行调整。
“还有30%左右的资金是投在比较晚的跟投方面。往往企业上市前或已经上市,大家会找各种机会跟投。这属于风险不那么大,且有一定的股权投资内涵的投资。”他认为,真正“投早、投小、投长”应该是在“青萍起于微末”的“0~1”阶段就开始投资,到“1~100”阶段又有各类转化性投资,等到产业成型的“100~100万”阶段有更多的跟投。“这类投得比较好的、特别跟独角兽企业有关的投资,大体占30万亿元各类基金的30%左右。总体上现在情况在好转。”黄奇帆称。
生产性服务业是高质量经济发展的关键所在
在黄奇帆看来,相关部门引导“投早、投小、投长、投硬科技”,其中最重要的投资方向就是投硬科技。“说起硬科技,大家往往想到一家家制造业高新企业,事实上,能够孵育高新企业的温床和土壤是与生产性服务业相关联的企业。”他说。
他进一步表示,在我们的经济体系中,生产性服务业是制造业创新发展和提高利润、效益的动力,也是提高劳动生产率的动力;是新质生产力发展,提高效率、增加效益、提高创新能力的生态土壤,是高质量经济发展的关键所在。
“我们还要看到,生产性服务业自带光环,本身就是GDP的最大板块和最大增长极,是高市值独角兽企业产生的增长极,是服务贸易的增长极,是高端工业品、终端产品高附加值的基础。同时,生产性服务业也是中央提出的全要素生产率发展的基础。”黄奇帆指出,生产性服务业不靠资源矿产投入、蓝领劳动力投入,也不靠大量的资本资金投入,主要依靠创新、人才和新的要素投入,“所以生产性服务业产生的GDP就是全要素生产率当中的新质生产力。”
首先,在现代经济体系中,生产性服务业往往是GDP最大的板块,是GDP的增长极。
黄奇帆举例说,美国1950年GDP总量约为4300亿美元,到去年增长了70倍。1950年美国生产性服务业占GDP的10%,去年则占了48%。欧盟GDP中,40%是生产性服务业,也是近几十年来涨得最快的板块。
聚焦中国,1980年,在中国GDP只有2000亿美元的时候,生产性服务业占10%。去年,中国GDP增长到135万亿元人民币,约合18万亿美元,生产性服务业大体上占到30%,在各个板块中增速最高,成为带动GDP最快发展的板块。
“一个地方如果想要GDP增长快一点,抓好生产性服务业是关键一招;抓高科技产业发展,抓好生产性服务业是关键一招。”黄奇帆总结说。
其次,十大类生产性服务业实际上成为硬科技、制造业、技术创新和效率提升的动力,也是效益提升的动力。
“生产性服务业企业在创造价值的过程中,往往自身就发展成为富有价值的独角兽企业。因此创投风投对生产性服务业企业要多多投资。”黄奇帆说,全球各类独角兽企业中最重要的就是生产性服务业形成的独角兽。
他进一步举例说:“美国独角兽企业市值占美国股市的30%,差不多有20万亿美元,其中有500多个大中小各种类型独角兽占5万多亿美元的市值,还有15万亿美元市值属于七家大型科技企业,包括微软、苹果、亚马逊、高通、英伟达、脸书、特斯拉、谷歌。这些大型科技企业与其说是高端产品的创造者和灵魂,不如说是高端产品和生产性服务业的链头企业。”
“投早、投小、投长、投硬科技,如果不从生产性服务业的企业端切入,基本上是南辕北辙。”黄奇帆说。
再次,生产性服务业的服务价值嵌入各种硬件、终端装备中,是高附加值的装备、终端的基础。
“一部手机卖六千块钱,拆开来一千多个小部件可能只值两三千块钱,但看不见的软件、芯片中内置的程序、看不见的各种专利,最后形成生产性服务业嵌入的价值至少值三千块钱。”黄奇帆强调,我们应该对生产性服务业的功能有充分的认识,产业基金、私募基金、创投风投基金在“投早、投小、投长、投硬科技”后边还要加上一个“投生产性服务业企业”。
他总结说,生产性服务业企业中,第一类是生产性服务业的中小企业,第二类是专业从事生产性服务业的50强企业,第三类是硬件制造和研发“文武兼修”的大企业;第四类是打通制造业和生产性服务业的产业互联网高端数字化平台;第五类是以苹果、微软、华为为代表的生产性服务业链头企业。
“风投创投基金要对这五大类企业当中有发展苗头的企业进行深度投资,投早、投小、投长。这样,未来中国如果产生新的万亿级市值公司,有这些风投企业投资到位的功劳,股市和经济发展了,风投企业自己也能够茁壮成长。”黄奇帆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