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银行最新公布的企业调查结果显示,超过97%的企业认为我国法院在解决商业纠纷时公正可靠,在已完成调查的100多个经济体中处于领先水平。
促进民营经济健康发展、高质量发展,离不开法治保障。今年5月施行的《中华人民共和国民营经济促进法》(以下简称《民营经济促进法》),传递出提升法治化营商环境建设水平的明确信号。
民营经济是高质量发展的重要基础,是推动我国全面建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实现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的重要力量。广东是民营经济大省,始终坚持和落实“两个毫不动摇”,今年以来推出“优化营商网络环境20条”“激发市场主体活力12条”“投融资体制改革26条”等系列政策举措,用好涉企政策“一键通”平台,本着“无事不扰,有事必到”的原则,全力支持民营经济健康发展、高质量发展。
广东推出一系列政策措施助力现代化产业体系建设。
强化统筹▷▶
首次设立民营经济发展局
5月20日,我国第一部专门关于民营经济发展的基础性法律《民营经济促进法》开始实施,该法的正式施行及对“两个毫不动摇”等重要表述,标志着我国第一次明确民营经济的法律地位。
《民营经济促进法》规定“国家坚持依法鼓励、支持、引导民营经济发展,更好发挥法治固根本、稳预期、利长远的保障作用”,对公平竞争、投资融资促进、科技创新等方面有明确规定,使民营经济发展全面获得立法层面支持,传递出提升法治化营商环境建设水平的明确信号。
《民营经济促进法》的施行,为我国及地方促进民营经济发展提供精准法治供给。5月以来,广东相关部门迅速组织多种形式的宣讲活动,向广大民营企业传递法规精神,听取民营企业家声音。
5月19日,广东省发展改革委组织召开民营企业恳谈会。省发展改革委负责人表示,坚持建立和完善政企常态化沟通交流机制,认真听取企业意见建议,建立健全促进民营经济发展的统筹协调机制,从优化民营企业营商环境、积极纾解民营企业困难、拓展民间资本投资空间、加强金融和要素支持等方面做好《民营经济促进法》的贯彻实施,完善配套制度建设,支持民营企业发展壮大,促进我省民营经济持续、健康、高质量发展。
此前,省发展改革委还正式成立民营经济发展局,此举是为进一步做好我省民营经济发展的统筹协调工作,推动相关政策落实落地,服务民营经济和民营企业高质量发展。
民营经济发展局负责人表示,今年将加大政策供给,进一步优化民营企业发展环境。全面落实近年来出台的各项惠企政策,结合国家“两新”“两重”工作部署,积极谋划一批增量政策,为企业发展实实在在谋福利。推动民营经济领域立法工作,为优化民营经济发展环境提供法治保障。
“同时要推动问题解决,及时解决企业发展难题。”该负责人介绍,将进一步完善与民营企业常态化沟通交流机制,用好国家民营经济综合服务平台,强化问题办理跟踪,推动民营企业反映问题及时有效解决。
呵护发展▷▶
重磅政策举措接连出台
今年以来,从召开民营企业恳谈会到《民营经济促进法》施行,中央支持民营经济发展的信号愈发强烈,广东也迅速跟进、积极落实,推出一系列政策举措,全力支持和服务民营经济发展。
3月,广东省政府办公厅印发《广东省推动人工智能与机器人产业创新发展若干政策措施》,支持企业整合人工智能与机器人产业链、创新链资源,推动集聚发展,整体提升产业链协同创新能力。对该领域获评国家级单项冠军企业奖励总额度最高300万元,对国家级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奖励总额度最高200万元。
4月,《广东省关于进一步深化投融资体制改革的若干举措》出台,从厘清政府投资责任边界、激发社会资本投资、拓宽融资渠道、优化项目审批、做好项目谋划管理等方面提出26条措施,推动健全广东省政府投资有效带动社会投资机制,拓宽多元化投融资渠道,形成市场主导的有效投资内生增长动力。
省发展改革委表示,加强投贷联动,与9家银行建立投贷联动常态化工作机制,定期向金融机构推介重大项目,实施好制造业中长期贷款、小微企业融资贷款等惠企政策,拓宽项目投融资渠道。
为有效应对外部冲击,促进重点产业领域和重点企业发展,4月底,广东还发布《广东省进一步激发市场主体活力加快建设现代化产业体系的若干措施》,进一步支持市场主体创新发展,加快建设现代化产业体系,扎实推动高质量发展,制定12条措施。
文件突出培育发展前沿赛道产业,聚焦集成电路、人工智能、机器人、自动驾驶、低空经济等重点领域,编制产业链招商图谱,建立头部企业和领军人才数据库,实施有针对性的招商引资政策。同时,降低制造业和高新技术企业融资成本,还提出一系列举措加强企业服务,保护企业和企业家合法权益。
优化环境▷▶
培植民营经济健康发展沃土
根据全国工商联公布的“万家民营企业评营商环境”评价结果,广东已连续4年获评营商环境最佳口碑省份。
“最佳口碑”背后,体现了广东推动高质量发展的底层逻辑——多年来,广东持续营造市场化法治化国际化一流营商环境,为民营经济培植发展的沃土;大量企业家用行动投票,又共同托起了经济社会繁荣、活力动力充沛的广东。
近年来,涉企网络侵权乱象频发,给民营企业正常经营发展带来干扰。6月,广东省委网信办等14部门联合制定《广东省依法维护企业网络权益若干措施》,围绕六个方面提出20项举措,重拳打击涉企网络侵权乱象,促进省内企业特别是民营企业做大做强,为广东经济高质量发展营造良好网络环境。
从网络环境、资金支持再到企业服务,广东编织起一张全力支持民营经济高质量发展的政策网络,持续营造市场化法治化国际化一流营商环境。
同时,广东持续推进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改革的主要方向之一就是政府和企业在不断“对齐颗粒度”,企业需要什么,政府就往哪个方向改革优化。
开办企业的速度要快。在广东,只需1个工作日就能完成公司的开设。一直以来,广东以改革攻坚持续优化市场准入环境,全面推行“高效办成一件事”,实现企业开办“一网通办、一天办结”,市场准入更加便捷高效。
开办的流程要简单。在广东,开办企业98%的手续流程在网上就能搞定。广东积极服务和融入全国统一大市场,落实《公平竞争审查条例》,持续消除市场准入显性和隐性壁垒,确保民营企业依法平等使用生产要素、公平参与市场竞争。
企业要安心发展,法治是最好的营商环境。广东依法保护企业和企业家合法权益,规范涉企收费,健全拖欠企业账款清偿机制;开展规范涉企执法专项行动,坚决防止违规异地执法和趋利性执法,让“老板”放心经营,让企业安心发展。
日前,广东省高级人民法院发布一批服务保障民营经济高质量发展典型案例。这批案例涵盖工程纠纷多元化解、产权司法保护、帮助中小微企业解决“回款难”和助力破产企业实现重生等方面。
广东法院坚持积极拯救和及时出清并举,组建“政府+社会”“政府+法院”等企业重整服务平台,依法支持推动建设大湾区重整中心进程,实施小微企业快速重整和简易清算,破产办理成本下降超过30%,平均审理周期缩短至10个月以内。
法治筑基、政策赋能,民营经济活力持续迸发。瞄准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广东正全力把民营企业打造成发展新质生产力的生力军,打造世界一流企业群,为广东在推进中国式现代化建设中走在前列注入强大动力。
南方+记者 黄应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