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鹏友来开会
中国经济究竟怎么样?能否扛住下行压力?在中美博弈加剧形势下,中国能不能赢?
今天又听到有人说,美国股市“高科技七姐妹”牛得很,市值不断上涨但是市盈率并不高,而中国同类科技股市盈率太高了。这种论调我听了二十多年了,起初我也觉着有道理,但追踪分析发现,其中破绽不少。吹捧美国经济、美国股市的人,其实不在意真正的经济学原理,而是预先设定了美国“强者恒强”,中国只能做跟随者的宣传框架、理论框架、话语框架。其中最典型的是:这些人在上世纪八九十年代宣传美国蓝筹股的市盈率十倍很合理,但是当道琼斯指数市盈率涨到二十多倍时,他们还认为合理;这些人在2010年之前宣传美国债务/GDP比率60%左右很完美,现在债务/GDP比率超过119%了,他们也是异口同声说没问题。这是很奇怪的逻辑和很奇怪的宣传。
他们的核心破绽是:吹捧美国经济、美国股市的人,完全不考虑美国霸权,把霸权所导致的一系列不公平分配、不公平计价、不公平转移,完全忽略不计,极力营造并宣传霸权框架下的美国超级跨国公司的无比正确、无比优秀、不可超越。
然而,在2008年美国金融危机爆发后,美国霸权笼罩下的国际经济金融领域的不公平现象得到充分暴露,美国霸权的反噬效应也日益突出。这是包括中国在内的广大发展中国家呼吁建立更加公平公正国际经济金融秩序的重要原因。“特朗普政治”应运而生,叫醒一些长期装睡的人,打破了一些人对美国经济金融叙事的迷思。
以上时空背景,是我们正确认识中国经济形势的基础。
目前,中国经济的优势有:政局长期稳定,不存在西方国家政策短视、朝令夕改等问题,经济发展预期稳定;中长期战略规划和有效宏观调控相结合,国家发展“大图景”与人民群众“小目标”相结合,深厚“国家情怀”支持经济治理稳定性;坚持有效市场和有为政府相结合,不断完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系,向科技创新要生产力,推进新质生产力发展壮大;制造业门类齐全,制造业规模连续15年全球第一,传统制造业加快升级,人工智能、机器人、生物医药等新产业新动能加快培育;中国有14亿多人口、4亿多中等收入群体,市场规模庞大、层次多样、潜力巨大,人群积极向上、敢拼善拼,高新科技和市场模式的应用场景丰富,创新空间广阔。
中国已经具备的强大经济底盘是:2024年国内生产总值已接近135万亿元,今年预计可达140万亿元,2024年经济总量占世界经济的比重达17.1%;2025年中国在全球创新指数排名中居第10位,成为10多年来创新力提升最快的经济体之一,2024年中国基于专利合作条约申请的专利数量达70160件,比排名第二的美国和排名第三的日本分别多30%和45%;2024年研发经费投入已超3.6万亿元,投入强度接近经合组织国家平均水平,高层次科技人才数量居全球前列,每年培养科学、技术、工程和数学(STEM)专业毕业生超过500万人;2024年中国居民人均预期寿命达到79岁,在53个中高收入国家中排在第4位,展现中国经济发展的“生命图景”;2025年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有望超过50万亿元,全球第二大消费市场地位更加巩固;是150多个国家和地区的主要贸易伙伴,货物贸易总额连续多年稳居世界第一,吸引外资和对外投资居世界前列;对外贸易在逆境中展现强大韧性,2025年前8个月出口增速达6.9%,集成电路、新能源汽车等新动能产品出口增速超过20%;积极主动对外开放,分7批设立22个自由贸易试验区,建设海南自由贸易港,共建“一带一路”成为深受欢迎的国际公共产品和国际合作平台。
中国经济也有困难:科技实力总体上实现巨大跃升,但仍有一些领域被美国及其盟友卡脖子;部分能源、资源对外依赖较大,且未能掌握定价权,在一定程度上受制于人;房地产市场进入历史性调整期,需要阶段性“买单”,地方政府财政压力较大,居民财富管理有风险;物价连续多年低迷,社会消费热度较低,经济增长动力不足;结构调整在一些领域出现不进则退现象,部分企业经营困难,中小企业困难更为突出。这些困难有的是周期性的,有的是短期供需失衡导致的,也有些是制度约束导致的,也有些是外部市场输入的。其中尤为重要的是,人的积极性亟待提振。一些干部干事劲头不足却官瘾十足,说明和平环境下的干部机制存在突出矛盾。一些年轻人啃老、害怕困难、高不成低不就,就业意愿趋弱。一些有经验的干部职工过早退休,导致一些单位和部门缺少发展动力。一部分低收入群体改善生活的预期与经济下行压力共振,导致社会情绪不稳,等等。
这两年,宏观数据与微观感受的“温差”现象受到中央高度关注,为此开展了一些调研工作。其中,的确存在传统产业转型慢导致相关企业和从业者日子难过,房地产相关行业就业减少、薪酬缩水等问题,但这并非问题的全部。整体经济增长的效益与居民分配之间的矛盾也不可忽视,“提低、扩中、调高”策略执行得并不到位,需要采取更为有力的措施。
此外,公务员、国有企业人员的隐性收入问题,也需下大力气整治。从一定意义上说,持续深入反腐,对于校正全社会收入不平衡发挥着重大作用,但还需要运用市场化手段解决公务员、国企人员收入失衡问题。这是激发全社会干事创业的重要一招。当年,知识青年上山下乡、返程知青在街道企业创业,就曾激发强大的干事创业热潮。这个历史经验值得高度重视。
对外方面,要充分认识美国继续挤压中国发展空间、阻断中国向“世界型国家”转型发展的战略意图,反制美方打压行动,在金融、贸易、产业、科技等方面塑造中美公平竞争环境,逐步实现中国资产科学定价、理性定价能力。在一般产品输美定价方面,应认真研究对策,走出只见树木不见森林误区,夺回应有的国际贸易对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