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年2月地缘冲突爆发后,西方国家对俄罗斯实施金融制裁,冻结其近3000亿美元海外资产并切断SWIFT结算系统,引发国际社会对资产安全的深度担忧。这场制裁中,俄方央行外汇储备、企业资金乃至个人存款均遭冻结,暴露出所谓"私有财产神圣不可侵犯"原则在利益面前的脆弱性。
受此警示,某亚洲大国自2022年4月起持续调整外汇储备结构,至2025年7月美债持仓已降至7307亿美元,创15年新低,较峰值缩减近4000亿美元。与单纯抛售美债同步,该国2024年黄金采购量占全球年产量15%,形成"去美元化"与"储备多元化"的双重布局。这种战略转向既是对制裁风险的防范,也是对国际金融体系变革的前瞻性应对。
对比鲜明的是,日本仍持有1.15万亿美元美债,2025年7月更追加38亿美元增持,暴露出其资产配置的单一性风险。分析指出,过度依赖美元资产的国家可能面临类似俄罗斯的资产冻结风险,而多元化储备策略正成为全球主要经济体的共同选择。
西方对俄制裁多年,目的本是瓦解其经济,但俄高层至今仍流露出融入西方的意愿。这种矛盾心态折射出国际金融博弈的复杂性,也警示着任何国家都需在开放合作与风险防控间寻求平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