炒股就看金麒麟分析师研报,权威,专业,及时,全面,助您挖掘潜力主题机会!
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季媛媛
国内吸入制剂市场长期被跨国药企垄断,长风药业用十八年时间成功撬开了一道裂缝。
10月8日,长风药业股份有限公司(股票代码:02652.HK)正式在港交所主板挂牌交易。本次 IPO 联席保荐人为中信证券、招银国际,发行价为每股 14.75港元。长风药业8日开盘价达48港元/股,大涨225.42%,市值逼近200亿港元,成为近期港股IPO市场中备受瞩目的明星股。10月9日,长风药业小幅高开后回落,截至午间收盘报34.44港元/股。
根据港交所公布的信息,长风药业香港公开发售部分获得了近6700倍的超额认购,这一数字在今年的港股IPO市场中名列前茅。
高涨的市场热情背后,是投资者对长风药业所处赛道的看好。财报显示,长风药业2024年全年营收达6.08亿元人民币,2022年至2024年的年复合增长率为31.9%。另外,长风药业已于2023年实现扭亏为盈,净利润从2022年的-4939.9万元转为2023年的3172.6万元。
根据招股书,长风药业本次上市募资净额约5.25亿港元,公司将按以下方向使用资金:约40%将用于国内及国际吸入制剂候选产品的研发与临床开发;约20%用于支持其他管线及技术的临床前研究;约30%将投入生产设施、设备采购及管理系统的扩张与升级;约10%作营运资金及其他一般公司用途。
有券商医药行业分析师对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表示,长风药业此次登陆港交所主板,认购的火爆表现,本质上是市场对其核心竞争力的高度认可。事实上,截至10月初,年内已有超60家企业登陆港交所,但整体呈现“头部集中、尾部遇冷”的特征。一方面,优质企业仍受追捧,“定价机制优化”释放积极信号。另一方面,传统行业或业绩波动企业遇冷,“破发潮”倒逼价值回归。
“2025年港股IPO市场正从‘规模扩张’转向‘质量筛选’,目前,优质企业通过机制优化获得更高定价权,而基本面薄弱的项目则面临更严格的审视。”该分析师说。
潜力与压力
长期以来,全球呼吸系统吸入制剂用药市场集中度较高,优势产品集中在阿斯利康、葛兰素史克等大型跨国药企。按通用名拆分,中国呼吸系统疾病吸入剂市场前五大品种分别为布地奈德、布地奈德福莫特罗、沙美特罗替卡松、特布他林、噻托溴铵,合计市场份额占比为69.6%。其中吸入用布地奈德混悬液为国内销售额最大的吸入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