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创 550多亿元遭全球冻结!许家印 “海外梦” 碎了!离岸信托不再安全
创始人
2025-10-13 21:09:47

最近,香港上演了一场跨境追索许家印家族海外资产的大戏,战场从内地延伸到香港、开曼群岛、英国、美国等12个国家,彻底打破了“把资产转移到海外就能高枕无忧”的想法。

这场追债不仅让许家印家族的海外财富浮出水面,更戳破了“离岸信托是资产避风港”的神话,下面就来具体说说这事儿的来龙去脉。

香港法院下判决:许家印及家族资产全被管

2025年9月16日,香港高等法院出了个历史性判决——全面接管并冻结许家印本人和整个家族的资产。这次冻结范围不只是许家印的个人账户资金,连他通过离岸家族信托持有的财产,也全被纳入清盘人接管范围。

法院明确规定,许家印方面不能处置价值超过77亿美元(约合人民币550多亿)的资产,其中就包括23亿美元的家族信托资产。

对比之前18个月只清查出2.55亿美元资产的情况,香港法院这次行动堪称“雷霆手段”。更值得注意的是,从恒大2009年上市到2022年,许家印和丁玉梅夫妇从恒大分走的红利就有500多亿人民币——这意味着,2023年许家印被采取强制措施后,他一直不愿披露的海外资产细节,现在正被一层层撕开。

这次被冻结的资产里,有许家印为大儿子设立的200亿人民币信托,还有33套伦敦豪宅、纽约曼哈顿中心写字楼这些大额财富,现在都面临被追索的命运。

这事儿不只是许家印家族财富可能归零,更关键的是,过去有些富人觉得“离岸家族信托是终极避风港”,但如果设立信托的初衷是逃债或欺诈债权人,法律完全能把它“打回原形”。

许家印的三重“防护”:信托、分散债务、美国破产

面对可能的资产追索,许家印早有准备,在恒大危机爆发的最后两年,他搭了三重“保护机制”来隔离债务风险,可惜最后还是没守住。

第一重是家族信托。公开信息显示,许家印夫妇早在2019年前后就在美国设了规模23亿美元的单一家庭信托,指定两个儿子当受益人。

信托的资金主要来自恒大历年的巨额分红——从2009年恒大上市到2022年,夫妇俩从恒大拿走了超500亿人民币。

这些钱通过红筹架构一层层转到境外,最后注入海外信托,表面说是“财富传承”,实际上是为了债务爆雷时隔离资产。

第二重是债务分散隔离。恒大用了VIE架构,注册地在开曼群岛,债务分散在各个项目公司。

从法律上来说,每个公司都是独立法人,恒大的全部债务不用许家印夫妇直接承担,而是由全体股东共担——这就给了他操作空间。

2023年8月,恒大公告里把丁玉梅的称呼从“许太太”改成“丁女士”,外界都解读成是“技术性离婚”。

这么做不只是切割关系,更可能是想重新梳理债权债务关系。之前贾跃亭和甘薇也这么操作过:离婚后甘薇反过来向贾跃亭索赔40亿,从债务人变成债权人——债权人在资产清算时有优先权,能低价接盘资产,甚至覆盖债务后还能获利。

到了2024年2月,丁玉梅又把小儿子许藤鹤告到香港法院,追讨10亿港元,这场“母子反目”看着荒唐,其实可能是精心设计的债权确认策略。

第三重是美国破产保护。恒大在美国申请破产保护的“狠劲”在于:按美国法律,要是申请成功,美国本土的资产会优先受保护,非美国的债权人动不了;同时,美国法院还能靠“长臂管辖”去全球追索恒大资产。。

而且恒大的境外债主里,有些和许家印有关联,甚至可能是他“自己人”——优先清算就等于是“左手倒右手”。

更关键的是,恒大很多外债是“内保外贷”,资产抵押给国内银行,由银行担保借外债。要是恒大还不上钱,国内银行就得兜底;要是这操作成了,等于把烂摊子甩给国内,资产却留在海外。

这套操作不仅钻法律空子,还故意制造跨境司法冲突,把普通百姓、供应商、银行的利益置于危险中。也正因为这样,之前香港法院清盘18个月,只查出许家印名下2.55亿美元资产,跟恒大2万亿的巨债比起来,根本不够看。

香港法院“以彼之道”:用英美法系原则拆招

这次能实现“全球追债穿透式冻结”,关键在于香港是国际金融港,懂英美法系的规则——你用英美法系当“障眼法”,我就“以彼之道还施彼身”,靠三大经典原则,一步步碾碎了许家印的幻想。

第一个原则是实质重于形式。不管信托的法律文件写得多“漂亮”,法院只看实际控制人是谁。许家印虽然说“信托独立”,但信托的投资决策、受益人调整,都是他在幕后操控,本质上就是他的“私人钱包”,法院自然不会认。

第二个原则是欺诈性转让。香港《破产条例》明确规定,要是转移资产的目的是损害债权人利益,这个行为就能被撤销。法院查出来,恒大2017年就已经埋下巨额财务隐患,可之后几年还在疯狂分红——许家印一边让公司背着债,一边偷偷往信托里注资产,这明显是恶意逃债,法院肯定要追责。

第三个原则是债权人保护优先。面对这么大规模的债务危机,法律会优先保护那些被欠薪、被欠房款的普通人,而不是“来路不明”的债主或投资人,绝对不允许债务人滥用法律形式损害债权人利益。

除此之外,法院还强调:信托能起到资产隔离作用,前提是“真正独立”。但许家印的信托架构里,许家作为委托人的利益太大,受托人根本没实权,没法独立管理。因为许家一直控制着信托资金的实际管理,所以法律不认可这个信托的资产隔离效力。

这个判决不光撕开了许家印的层层伪装,还让清盘人能拿着判决去伦敦法院,拿到了针对丁玉梅的全球资产冻结令,她在英国的33套豪宅也一起被限制——这说明,香港法院的判决站得住脚,就算是英美法系的法院,也得认。

接下来,追债的战火会烧到许家印最后的“指望”——美国。要是清盘人能证明他设立信托的初衷是欺诈,美国法院也可能裁定撤销信托、追回资产;不然的话,所谓的“英美法系保护”就成了一张废纸。

这不是个案:全球司法收网,敲醒企业家

这次跨境追债不是个案,更像是一个强烈的信号:全球的司法网络正在越收越紧。那些想靠离岸架构、技术性离婚、跨国破产保护“逍遥法外”的不法富人要明白,法律的网只会越织越密,今天是许家印,明天可能就是其他“玩弄系统”的人。

之前,赵薇、贾跃亭这些国内名人也用过家族信托处理资产,甚至跑到海外继续经营。但这次香港法院的判例树立了一个“标杆”:不管信托设在哪里,只要是用来欺诈转移资产、逃债的,香港和其他普通法法院肯定会追到底——这是法律的胜利,更是对公平正义的宣誓。

资本的盛宴总有散场的时候,但清算永远不会缺席。许家印的案子早就不只是“一个人的失败”,更像一面镜子:既照出了有些商人“极致利己”的财富转移手段,也反射出法治社会协同追责的决心。

许家印的故事还没结束,清盘人的跨境追索行动才刚刚开始。这场较量,可能会重新定义亚洲乃至全球范围内“资产保护”和“债权人权利”的法律边界,也给国内企业家敲了个警钟:真正安全的“防火墙”,从来不是复杂的离岸架构,而是合法经营、适度负债、对社会负责的底线思维。

相关内容

热门资讯

玩家实测“新久久透视挂辅助”(... 您好:新久久这款游戏可以开挂,确实是有挂的,需要软件加微信【4194432】,很多玩家在新久久这款游...
今日重大通报“新版人皇其实的确... 您好:新版人皇这款游戏可以开挂,确实是有挂的,需要软件加微信【5902455】,很多玩家在新版人皇这...
合川合阳城街道:双节商贸劲增 ... 国庆中秋双节假期,合川区合阳城街道紧扣“商贸文教融合发展”功能定位,锚定“拼经济、抓落实”主线,通过...
重大.通报" 景德镇... 有 亲,根据资深记者爆料景德镇讨赏是可以开挂的,确实有挂(咨询软件无需打...
科普实测“新悠悠到底有没有透视... 您好:新悠悠这款游戏可以开挂,确实是有挂的,需要软件加微信【6355786】,很多玩家在新悠悠这款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