界面新闻记者 赵阳戈
从2003年成立到冲刺科创板,莱普科技在半导体设备领域已耕耘二十载。公司近年来业绩快速攀升,却难掩单一大客户依赖症——2025年第一季度客户A贡献了超八成营收,使其独立性备受关注。与此同时,应收账款高企挤压流动资金,主要募投项目过往产销量趋势性下降等风险因素,也给这家公司的上市之旅带来了不确定性。
处于客户开发阶段,收入季节性波动远超同行
公开信息显示,莱普科技成立于2003年12月,注册资本4818万元,公司主要产品包括激光热处理设备与专用激光加工设备两大序列,已广泛应用于12英寸集成电路产线、先进封装产线。其中激光热处理设备为主打产品,2025年一季度的收入贡献达94.11%。
财务数据显示,莱普科技2022年至2025年一季度期间增长迅速,营业收入分别为7414.56万元、1.91亿元、2.81亿元和3662.77万元,最近三年复合增长率有94.68%;归母净利润分别为-879.62万元、2303.67万元、5564.28万元和79.96万元,自2023年转正后持续上升,趋势与营业收入保持一致。
针对2025年一季度的营收和净利润规模偏小的情况,莱普科技解释称,半导体设备行业普遍存在季节性特征,受下游半导体制造行业客户年度预算、资本性支出波动及客户验收周期等因素的影响,收入多集中于第四季度。以2024年为例,公司第一季度实现的营业收入只占到全年总数的1.86%,而第四季度实现的收入占比能达到67.96%。
但界面新闻将之与同行公司进行对比后发现,莱普科技业绩的季节性波动明显偏大。根据公开信息,2024年,中微公司(688012.SH)、芯源微(688037.SH)、拓荆科技(688072.SH)、华海清科(688120.SH)、屹唐股份(000049.SZ)第一季度收入占比普遍在11%至24%的区间,均高于莱普科技的1.86%;而第四季度收入占比则普遍在28%至44%之间,均低于莱普科技的67.96%。这一差异的背后,反映出莱普科技仍处于“客户开发期”的阶段性特征。
莱普科技称,部分技术难度高、尚无销售先例的首台设备,由于相关设备能否最终满足使用要求存在不确定性,客户可能会选择前期不支付进度款,在最终设备验收后才一次性付款,这直接导致了收入确认和回款时间偏后。
例如USJLA、LIEG设备是在2024年第四季度才得到下游客户验证通过,使得当年应收账款比例显著上升。类似情况在2022年也曾出现。至于2025年的季节性波动能否逐步平滑,一季度的营业收入规?/spa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