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者按:ESG年报解读是搜狐财经及价值公司100联合发起的针对各公司ESG报告披露情况的解读专栏。参考上交所《上市公司治理准则》、港交所《环境、社会及管治守则》等文件,迭代完善各行业ESG星级测评体系标准,并以最新标准为依托,以2024年公司ESG报告为主要数据来源,对公司2024年环境资源、社会责任及公司管治进行评价】
——本文为“光大证券”
出品 | 搜狐财经
研究员 | 王晓潇
未明示个人信息处理规则被通报
光大证券旗下应用近日因个人信息处理不合规被上海市通信管理局点名。在上海市通信管理局近期的APP(SDK)抽检中,ICP备案主体分别显示为光大证券和光大期货的“光证科技e站”与“光大期货营业厅”均因未明示个人信息处理规则问题上榜。
根据监管要求,运营方需要立即整改,并针对个人信息与用户权益保护情况开展全面自查,在5个工作日内书面报送整改报告和自评估报告。
这是光大证券及相关子公司近半年内第二次出现公开的信息安全管理违规事件。今年上半年,光大期货四川分公司就因未对客户使用的外部信息系统实施必要的合规与安全检测,被四川证监局采取警示函措施。
光大证券在其ESG报告中明确提及,已将ESG风险纳入操作风险管理体系,且会定期围绕网络信息安全、员工行为管理等重点领域开展业务流程梳理与风险识别评估工作。
但从前端应用个人信息告知义务履行不到位,到业务后端对外部系统接入管理不足,光大证券接连出现信息管理环节的失范,表明其在用户权益保护与信息安全治理方面仍有极大的提升空间。
内控合规问题屡遭监管警示
本周,国际知名指数机构 MSCI(明晟)完成一轮ESG评级更新,光大证券仍维持在B级别。自2023年初下滑至B级别后,历经多轮评级调整,光大证券未见进步。
MSCI ESG评级体系将企业可持续发展能力划分为七个等级。其中,AAA与AA级代表行业领先水平,构成“领先阵营”;A、BBB与BB级构成行业中游梯队;而B级及CCC级则被归类为“落后阵营”,反映出公司在应对可持续发展相关风险方面能力不足。
从行业整体表现来看,当前国内共有36家上市券商进入MSCI ESG评级池,评级结果明显分化。其中,处于“领先阵营”的有华泰证券等4家;处于行业“平均水平”有中金公司等19家;而处于ESG“落后水平”区间的仍有包括光大证券在内的13家。
而光大在公司治理、企业行为以及隐私数据安全等核心议题上未见显著改善,与头部券商的差距评分差距持续拉大。
从条线业务到分支机构,公司的内控未能发挥其应有的约束效力,与部分从业人员的职业行为失范问题相互交织,合规隐患更为难解。
去年10月,证监会检查发现,光大证券存在部分项目质控对风险和尽调底稿把关不严、内核意见跟踪落实不到位、发行保荐工作报告未完整披露内控问题等违规行为,要求光大证券加强内控管理及内部问责。同年8月,公司原投行部总经理因涉嫌内幕交易星星科技股票,最终被证监会处以460万元罚款并施以长达十年的证券市场禁入。
而今年以来,光大证券又有多家营业部因合规管理不完善接连收到行政监管措施,进一步说明其内控薄弱并非孤例。
今年5月,浙江证监局对辖区内光大证券某营业部出具警示函,指出其存在向非营销人员下达营销任务、费用管理不规范及不相容岗位职责未有效分离等内部控制不完善问题。4月,广西证监局在对光大证券南宁某营业部的检查中发现,该营业部存在向客户介绍人支付报酬、在融资融券业务中为客户“绕标套现”提供便利,以及客户回访不规范等突出的合规问题。
与此同时,营业部在行为管理监督上的不到位,也导致员工个人违规的现象在多地频频发生。
今年4月,光大证券长沙某营业部一名员工因涉嫌私下接受客户委托买卖证券,被属地监管部门警示;1月,上海某营业部员工因违规委托非经纪人员进行客户招揽被出具警示函,新疆克拉玛依一营业部员工更是因为借他人名义持有、买卖股票,更是被新疆证监局责令处置非法所持股票并处以罚款4万元。
MPS 项目“后遗症”多起诉讼赔偿陷入拉锯战
而历数光大证券的合规风险事件,最具代表性的莫过于近十年前光大证券子公司光大资本参与收购海外体育版权公司MPS项目。其暴露出一系列重大合规缺陷,酿成了连锁法律纠纷与巨额赔偿,至今仍旧持续侵蚀着公司利润和管理精力。
根据光大证券半年报披露,针对优先级投资人招商银行约定赔付的22.4亿元,至今年6月30日,光大资本已偿还14.87亿元,剩余未折现金额7.53亿元将按协议后续支付。
当前仍有多起相关诉讼处于审理阶段。今年4月,光大资本被上海金融法院判处赔付鹰潭浪淘沙人民币9400万元及相应利息,光大资本已向上海高院提起上诉。上海隆谦亦对光大资本提起诉讼,要求其对MPS事件造成的投资本金损失承担2亿元赔偿责任,据悉该案已于今年8月8日再次开庭。
在已审结的诉讼中,对于招源涌津的索赔案件,二审判决光大资本赔偿约1.35亿元;光大后续向最高法提出的再审申请在去年五月被驳回。另一案件中,贵安金融要求光大资本赔偿9500万元本金及相应利息,二审维持判决光大资本赔偿其30%已损失投资本金;光大资本的再审申请也在去年当年8月被最高法驳回。
此外,光大证券当前悬而未决的诉讼还有创业板公司金通灵证券虚假陈述责任纠纷案。
光大证券曾担任金通灵发行股份购买资产并募集配套资金项目的独立财务顾问。因金通灵在光大督导期内虚增或虚减营业收入,2024年,光大证券因未充分履行核查义务,被监管部门出具警示函。今年9月30日,金通灵披露刑事判决结果,公司因欺诈发行罪被罚800万元,原董事长等6名高管均被判处有期徒刑并处罚金,刑期最长达六年。
多名遭受损失的投资者还发起诉讼,要求光大证券等被告承担连带赔偿责任。目前,该案已由南京中院裁定适用特别代表人诉讼程序审理,并由中证中小投资者服务中心作为代表人参与诉讼。
财务方面,2025年上半年,光大证券营业收入51.2亿元,同比增长22%,营收规模位列国内上市券商第17位,比去年下降一位。归母净利润16.8亿元,同比增长21.0%。具体到公司主要业务,其中经纪业务收入17.0亿元,增长36.9%:投行业务继续下滑,收入3.6亿元,同比下降15.6%。资管业务收入4.3亿元,增长1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