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前,一年一度的青岛市民营企业百强系列榜单公示。
与去年相比,青岛民营企业十强阵容发生了较大的变化。其中万达国贸集团有限公司从季军跃升至冠军宝座,成为青岛民营经济的新“领头羊”。
而青建集团股份公司从亚军位置直接跌出前十,新面孔山东能链控股有限公司空降第四位,日日顺供应链科技股份有限公司也成功跻身前十。
作为新晋青岛最强民企,万达国贸集团有何来头?
榜单排位更迭
青岛民企新格局
在最新公布的榜单中,十强企业包括:万达国贸集团有限公司、山东新希望六和集团有限公司、新华锦集团有限公司、山东能链控股有限公司、青岛世纪瑞丰集团有限公司等。
对比去年,最引人瞩目的无疑是万达国贸集团有限公司从季军跃升至冠军宝座,新华锦集团有限公司从2024年的第5位上升到2025年的第3位。
与此同时,上届的亚军青建集团股份公司和第十名青岛京东昌益得贸易有限公司均跌出前十,其席位被新晋力量山东能链控股有限公司(位居第四)和日日顺供应链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所取代。
而日日顺供应链的亮眼表现,得益于电商经济和高效物流需求的持续增长。新面孔山东能链控股有限公司空降第四,成为榜单最大黑马,这直接受益于国家“双碳”目标下新能源产业的爆发式增长,也突出青岛在绿色低碳新赛道上的成功布局。
此番变动上演了青岛产业发展的全新脉络,从行业分布看,贸易、物流、新能源等领域的企业表现抢眼,而传统建筑企业的排名则普遍下滑。
榜单上另外的看点还有“海尔系”企业扎堆挤进了青岛民企百强榜,在上榜企业中“海尔系”就占据9席。
其中,除了日日顺供应链从去年的第14名跃升至第10名,成为首个跻身青岛民企十强的海尔系企业外,还有青岛海尔洗涤电器有限公司、青岛海尔特种制冷电器有限公司、青岛有屋智能家居科技股份有限公司、青岛经济技术开发区海尔热水器、青岛海尔新材料研发有限公司、青岛海尔中央空调有限公司、青岛雷神科技股份有限公司7家“老面孔”,今年还新增了青岛海纳新材料有限公司,其是青岛海尔新材料研发有限公司的全资子公司。
在终结山东新希望六和集团的领跑地位后,新晋领头羊万达国贸集团无疑备受关注,从2024年榜单的第7位跃升至头名,这家企业究竟如何做到的?
万达国贸集团的登顶之路
作为万达集团旗下的重要组成部分,万达国贸2010年在青岛保税区注册成立,系万达集团近年来重点打造的轻资产板块企业。
目前形成了国际贸易、金融服务、实体投资三个主营业务板块,构建起石化、金属、橡胶、煤炭、轮胎和外贸综合服务六大业务体系,其营收在2023年达到548.45亿元。
这种产业布局在面对复杂多变的国际贸易环境时规避了单一品类的市场风险,使万达国贸有了强大的韧性与市场拓展能力,能够更好地应对外部挑战,也使其在青岛民营经济中脱颖而出。
作为万达控股集团的全资子公司,万达国贸发展离不开母公司的战略支撑。
在创新驱动方面,万达集团于9月25日召开了2025年度创新发展大会,以 “发展新质生产力、启航万达新未来” 为主题。
万达集团党委书记、董事局主席尚吉永在大会上强调:“创新是推动企业高质量发展的不竭动力。”
万达集团近年来锚定“向新”航向,深入推进实施科技强企战略,创新成果取得重大突破;积极推进数智赋能,使传统产业提档升级成效显著,而这一发展背景也为万达国贸的发展指明了新的方向。
青岛民营经济的新路径
事实上,分析百强榜单,青岛民营经济的“基因图谱”十分鲜明。
建筑、贸易、物流等传统行业企业依旧占据绝对主导,高科技属性、研发密集型企业还需注入新鲜血液。
在今年9月召开的全市民营企业座谈会上,市委书记曾赞荣就表示,青岛始终坚持和落实“两个毫不动摇”,促进全市民营经济健康发展、高质量发展。
特别是2025年以来,通过技术创新、产品升级、市场拓展等方式,青岛民营经济展现出创新的活力和强大的韧性。万达国贸的登顶,也正是青岛民营经济转型的缩影。
有专业人士指出,青岛民企的发展路径,或许在于如何在巩固传统产业优势的同时,加速培育和引进高科技企业,实现“老树发新枝”的产业升级。
当下,民营经济是青岛经济发展的绝对主力。公告报道显示,民营经济贡献了青岛市60%以上的投资和税收、70%以上的进出口。
同时,民营经济吸纳了80%以上的城镇新增就业,更占据了90%以上的经营主体数量和企业数量。
青岛民营经济矩阵中,优质中小企业总量已达8967家,包括3557家创新型中小企业、5217家专精特新中小企业、193家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
与此同时,1049家雏鹰企业、527家省瞪羚企业、54家隐形独角兽企业和17家独角兽企业共同构成了多组快速发展的企业梯队。
从万达国贸的登顶,到山东能链的跃升,民营经济不仅是城市经济发展的“半壁江山”,更是青岛真正实现崛起的“中坚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