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国总统特朗普的贸易政策理念,深深植根于上世纪八十年代日本经济全盛时期留下的印象。如今他再度访问东京,贸易问题依然是核心议题。
东京皇居占地仅约一平方英里,其估值却超过了整个加州的房地产总值。在这个经济狂热的年代,特朗普在纽约第五大道建起了以自己命名的金色大厦,而日本企业则大举收购美国地标性建筑,包括洛克菲勒中心。
当时的日本不仅是经济巨人,更是科技创新先锋:索尼随身听、家用录像机、任天堂游戏机等创新产品风靡全球。哈佛学者甚至出版《日本第一》一书,预示日本有望超越美国成为全球最大经济体。
1984年特朗普在纽约
这种竞争压力成为特朗普推行关税政策的重要动因。他曾在1990年表示:"他们先用消费品赚走我们的钱,再用这些钱买下整个曼哈顿。"
然而时过境迁,日本经济总量已滑落至全球第四。特朗普此次将与日本新任首相高市早苗讨论美日贸易协定,该协定规定日本对输美商品支付15%的关税,并承诺向美国投资5500亿美元。
分析人士指出,特朗普的贸易观念仍停留在四十年前的竞争格局中。天普大学专家保罗·纳多认为:"他始终将日本视为竞争对手,尽管日本早已不再是美国的对等竞争者。"
1991年房地产泡沫破裂后,日本陷入持续三十多年的经济停滞,这段时期被称为"失去的十年"。
企业投资意愿持续低迷,需求萎缩导致长期通缩,加上亚洲金融风暴和自然灾害等多重打击,日本经济始终未能恢复活力。
如今日本面临更严峻的结构性问题:人口老龄化加速,1.23亿人口中65岁以上老人占比达30%,劳动力短缺促使这个传统保守的国家开始接纳更多外籍劳工。
日元持续疲软,生活成本不断攀升。就连曾经引发日美贸易摩擦的汽车产业,也在电动汽车转型浪潮中被中国超越。
长期驻日的经济学家杰斯珀·科尔指出:"1987年日本人均GDP超越美国,深刻动摇了美国人的全球优越感。这种被超越的焦虑确实塑造了特朗普的世界观。"
值得注意的是,特朗普对日本的态度也存在弹性空间。在上个任期内,他虽质疑美日同盟,但与安倍晋三建立了良好私交。通过巧妙的外交斡旋,安倍成功缓和了特朗普的对日强硬立场。
从1990年访问东京时坚持吃麦当劳、要求面见天皇遭拒,到如今以总统身份再度访问并获得天皇接见,这段跨越三十多年的美日关系演变,既反映了世界经济格局的变迁,也展现了一个政治家如何将其早期形成的经济观念延续至今。
尽管日本面临诸多挑战,但国际观察家认为,凭借其在高端制造、科技创新和社会稳定方面的坚实基础,日本经济将在变革中寻找新的发展机遇,继续在全球经济格局中扮演重要角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