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题:亏近40%却搞“老鼠仓” 90后基金经理领50万罚单
来源 | 独角金融
一纸罚单落地,公募基金再添一起“老鼠仓”案例,这次的主角,是曾手握高达17.35亿资金的“90后”基金经理杨某嘉。上海证监局能给出处罚理由很明确:担任基金经理期间,杨某嘉利用未公开信息,明示、暗示陈某东从事相关交易活动,构成“老鼠仓”。然而,一通铤而走险的操作后,最终竟以亏损收场。
图源:上海证监局
据《每日经济新闻》、财联社等多家媒体报道,杨某嘉的相关从业信息与海富通基金管理有限公司(下称海富通基金)原基金经理杨宁嘉高度相似。杨宁嘉2021年9月开始担任基金经理,先后管理3只基金。2024年10月14日,杨宁嘉因个人原因卸任了基金经理职务,并离开了海富通基金。仅担任3年基金经理,杨宁嘉就匆匆卸任,这场最新曝光的“老鼠仓”背后,还藏着多少未被揭开的细节?而海富通基金早在11年前就因“老鼠仓”事件身陷囹圄。2014年证监会“捕鼠”行动中,该公司曝出了国内基金行业首例“老鼠仓窝案”,包括原投资部副总监蒋征在内的8名基金经理相继被查。仅过5年后“旧疾”再次复发。海富通基金原基金经理谢志刚在2018年因利用未公开信息,非法获利270万元,一审判决有期徒刑三年,缓刑五年,并处罚金300万元。成立22年、管理规模超两千亿元的老牌公募,三次发生“老鼠仓”丑闻,叠加营收利润连降三年的困境,4月底“风控专家”谢乐斌担任公司董事长,能堵住海富通基金的“窟窿”吗?
1
涉“老鼠仓”被罚50万,“90后”基金经理的三年溃败路
从股票分析师到独立管理基金,“90后”的杨宁嘉本该是基金经理中“青年才俊”的成长剧本,却演成了“出道即翻车”的闹剧。
2017年,杨嘉宁加入海富通基金,从股票分析师起步,2021年开始管理基金,再到接连接手两只混合型基金,彼时的他,顶着“90后新锐”的标签,手握电子信息传媒、数字经济等热门赛道产品,俨然是基金圈冉冉升起的一颗新星。
可现实是这位被寄予厚望的新锐经理,交出的却是一份业绩惨淡的成绩单:核心产品海富通电子信息传媒产业股票A/C类,任职回报分别亏损37.79%、39.31%;海富通新内需混合A/C类,亏损分别为19.69%和19.84%。
图源:天天基金网
还有一只2024年6月成立的海富通数字经济混合A和C,该只基金由杨宁嘉管理,在任职回报上,仅管理约4个月的海富通数字经济取得正收益。直到当年10月24日因个人原因卸任所有产品。
令人唏嘘的是,成立时,海富通数字经济混合总计募集了2.86亿的规模,截至当年9月末,该只基金规模竟然仅剩下100万元。成立不到一年,2025年5月末便宣告清盘,清盘前净资产36万元,堪称“刚扬帆就触礁,未启航已沉没”。
加入海富通基金后,杨宁嘉在管基金总规模在2023年二季度末达到17.35亿元的历史峰值。离任前,截至2024年三季度末,杨宁嘉旗下3只产品在管总规模为6.17亿元,五个季度规模缩水64.43%。
管理的产品业绩和规模惨不忍睹,杨宁嘉没有选择沉心打磨投研能力,反而动起了“走捷径”的歪心思。上海证监局的罚单披露,利用基金经理的职务便利,他将未公开的持仓变动、操作策略等核心信息,透露给好友陈某东,两人上演了一出“精准跟风”的戏码,即基金建仓时,陈某东的账户同步买入;基金减仓时,对方卖出,典型的“老鼠仓”操作。
由于未能查实具体非法获利金额,监管仅对杨宁嘉作出责令改正并处以罚款 50万元的处罚。
从海富通离任前,杨宁嘉已因在管产品业绩问题备受争议。以管理的基金海富通电子信息传媒产业为例,自2018年12?/spa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