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互联网大佬们在元宇宙、AI大模型中杀得昏天暗地时,71岁的钟睒睒却默默蹲在自己的“水源地”里,第四次捧起了中国首富的桂冠。
10月28日,《2025胡润百富榜》出炉,钟睒睒以5300亿元的惊人财富刷新纪录,将张一鸣(4700亿)、马化腾(4650亿)等一众科技巨头甩在身后。雷军凭借小米汽车强势增长1960亿,但仍未能撼动“卖水大王”的绝对C位。
一个卖水的,凭什么能压过所有高科技巨头?这背后,是一场关于“快钱”与“慢钱”的财富逻辑对决。
“卖水+疫苗”:最朴素的“印钞机”
钟睒睒的财富帝国,建立在两个看似毫不性感,却无比坚实的基座上:农夫山泉和万泰生物。
一边是毛利率高达60%的“大自然印钞机”。一瓶水,成本极低,却因“天然健康”的定位成为国民级刚需。另一边,是万泰生物的HPV疫苗,同样是需求巨大、技术壁垒高的硬通货。
这套“刚需品+品类唯一性”的组合拳,让他避开了所有花哨的风口竞争,在一个看似狭窄的赛道里,挖出了一条深不可及的护城河。
快钱喧嚣,慢钱称王
今年的榜单,AI、新能源、消费新贵风头无两。泡泡玛特王宁、寒武纪陈天石等财富增幅超千亿,堪称“快钱”的代表。
但钟睒睒的持续领跑,却揭示了一个被忽视的真相:在急速变化的时代,那些服务于人类最基础需求、拥有稳定现金流和超高利润率的“慢生意”,反而成为了最坚固的财富堡垒。
当互联网巨头们为流量焦虑、为增长内卷时,农夫山泉的每一瓶水,都在安静地产生利润。这不叫保守,这叫降维打击。
启示:回归商业的“水源”
钟睒睒的成功,或许能给所有创业者一个启示:不必总是追逐最热的风口。
真正的长期主义,是找到你的“水源地”——那个需求永恒、你能建立绝对优势的领域,然后像挖井一样,持续深耕。无论是水、疫苗,还是其他,能把一门“普通”的生意做到极致,本身就是最顶级的“科技”。
首富的座位轮流坐,但绍兴这位大佬用事实告诉我们:无论时代如何变迁,吃透人性刚需的“慢钱”,永远比追逐风口的“快钱”更有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