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辑丨苏木 文丨苏木
本文陈述所有内容皆有可靠信息来源,赘述在文章结尾
大家有没有感觉路旁的理发店越来越少了?
从数据上来看,今年全国要倒闭的理发店,预计超过30万家,光前九个月,注销或吊销的理发相关企业就有22.4万家。
按理说理发是刚需,电商抢不走生意,怎么会落到这步田地?
价目表就是坑人指南
现在进理发店,先让你晕头转向的就是价目表,北京这边剪头100到400元是常态,可旁边又摆着上千块的烫染套餐,价格乱得像一团麻。
更坑的是,标价根本不算数,真正的价格全在托尼老师的话里。
有个男士就踩了坑,本来选的398元套餐,托尼老师一边剪一边说你头发太干,得做个护理、这个颜色显老,换个贵点的染膏,层层加码下来,结账时变成了2477元!
他想退,店家却说项目都做了不能退,只能自认倒霉。
这种低价引流,高价宰客的套路,现在成了行业常态,顾客本来只想剪个头发,结果被强行推销一堆没用的项目,感觉自己不是来变美,是来送钱的。
比宰客更恶心的,是预付卡套路,托尼老师会围着你说办卡全家能用,还能免费做造型,听着特划算,其实就是让你把钱先存进去。
可很多人办了卡没几天,再去店里就发现人去楼空,这就是现在特火的职业闭店人,圈一波钱就跑路,中消协今年的维权榜单上,这事儿排第一。
有个阿姨办了5000元的卡,只剪了两次头,店家就关门了,电话也打不通,她去维权才发现还有十几个顾客跟她一样,总共被骗了好几万。
现在大家都怕了,办卡不是图优惠,是怕自己的钱打水漂,还不如单次付钱踏实。
就连店里的环境都透着算计,员工用对讲机喊来喊去,制造出很忙、很抢手的假象,让你觉得不办卡就亏了。
这种刻意营造的紧张感,其实就是为了让你在压力下掏钱,一点都没有剪头的放松劲儿。
托尼老师不练手艺练嘴皮
当店家一门心思搞营销,托尼老师也变了味,以前比的是手艺,现在比的是卖卡业绩,有业内人说,现在的发型师,80%的精力都用来琢磨怎么说服顾客办卡,剩下20%才用来剪头,手艺早就丢光了。
去年湖南有个女士去染发,明明选的是棕色,结果染出来是绿色,店家不仅不道歉,还说你发质不好,得加钱修复,她不同意,店家直接关门不理人。
还有个顾客想剪齐耳短发,托尼老师剪着剪着,直接给剃成了光头,理由是现在流行短发,气得顾客当场报警。
更搞笑的是头衔通胀,随便一个发型师都叫总监、首席、艺术顾问,这些头衔不是因为手艺好,是为了多收钱。
就算你团了低价券,到店也会被要求加钱找总监剪,普通发型师剪不好,这种套路把顾客的信任一点点耗尽了。
顾客也不傻,被坑多了就开始反击,有人买把剪刀自己在家剪,有人专门找小区里的快剪店,15块钱剪完就走,不用听废话。
大家用脚投票,直接导致理发店生意越来越差。
2023年,倒闭的理发店就比新开的多,今年更是彻底爆发倒闭潮,可有意思的是,不是所有理发店都不行,湖南有个叫晓华的发型师,就靠不套路火了。
晓华的店没什么装修,就做到了三点,第一听得懂顾客的话,顾客说剪短一点,就不会剪成超短发。
还有价格透明,剪头30元,染发80元,明码标价绝不加价,第三全程不推销,剪头时安安静静,不会叨叨着让你办卡。
就这么简单的三点,让他的店天天排队,甚至有人从别的区专门找过来。
晓华剪头不套路,靠的是真诚的手艺,不管做什么行业,真诚才是最好的竞争力。
其实理发店不是没生意,现在九成的连锁理发店,每个月还能卖5万到7万元,说明大家还是需要剪头的,只是不想被套路。
这场倒闭潮,不是行业寒冬,是套路的葬礼,那些只想圈钱、不练手艺的店家,早该被淘汰了。
现在还有很多老店活得很好,他们不搞预付卡,不瞎加价,靠的就是老顾客的信任,有个开了20年的理发店,老板说:我每天就剪20个头,每个头都认真剪,顾客觉得好,自然会再来。
结语
理发本来就是个手艺活,顾客愿意花钱,是想剪个好看的发型,不是买一堆没用的套路。
希望这场倒闭潮能让店家明白,把剪刀用好,把顾客放在心上,比什么都重要,只有让托尼老师重新变成靠谱的手艺人,理发店才能活下去,才能重新赢回顾客的信任。
参考资料:
广州日报《3·15典型案例|免费造型实为骗局,“职业闭店”套路满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