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月11日,中信证券2026年资本市场年会在深圳举行,中信证券总经理邹迎光致辞时表示,随着中国国际话语权的持续增强、中国企业在全球价值链中的地位提升、市场制度与生态的不断成熟,中国资本市场运行的积极动能正在不断积累。
上证报中国证券网讯(记者 费天元)11月11日,中信证券2026年资本市场年会在深圳举行,中信证券总经理邹迎光致辞时表示,随着中国国际话语权的持续增强、中国企业在全球价值链中的地位提升、市场制度与生态的不断成熟,中国资本市场运行的积极动能正在不断积累。
邹迎光认为,“十五五”时期中国资本市场面临的全球背景、科技趋势、制度环境将呈现新的特征,在新征程上奋进前行。
首先,从全球背景看,百年变局加速演进,全球产业与金融格局深刻重构,有望带来外部破局的新契机。
全球治理方面,携手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中国智慧和中国方案,正获得更多认同,中国的国际影响力、感召力、塑造力正显著提升,参与全球治理与维护海外利益的能力也在持续增强;产业格局方面,中国制造彰显出强大韧性,未来将有更多本土龙头向跨国巨头转型,并将份额优势转化为定价权;金融格局方面,全球金融市场脆弱性加大,资金在资产类型与区域上的再平衡,成为全球越来越多投资者的共识,在此过程中,中国资产价值的重估有望持续提速。
其次,从科技趋势看,更多中国产业迎来关键突破,中国经济新旧动能转换成效显著,有望带来资本市场的新机遇。
一是微观主体预期上,中国资本市场的“科技叙事”,正推动风险偏好的持续改善,以人工智能、生物科技、量子技术、航空航天等为代表的新质生产力蓬勃发展,点燃了全球资金布局中国资产的热情;二是中观市场特征上,中国资本市场的向“新”发展,将带来市场结构的持续优化,未来新质生产力行业市值占比有望持续提升,市场运行将更多反映中国新经济领域的发展成果;三是宏观经济运行上,中国资本市场服务实体经济的功能,也将助力经济增长动能的切换,“科技-产业-金融”的良性循环有望催生更多市场的结构性机遇。
最后,从制度环境看,中国资本市场制度包容性和适应性的提升,以及投资和融资功能的协调,有望带来市场生态的新气象。
一方面,资本市场的风险偏好与新质生产力行业更加兼容,能够提供满足完整生命周期的全链条融资服务。后续的资本市场改革,将聚焦积极发展股权、债券等直接融资,更加精准有效地支持优质企业发行上市,推动培育更多体现高质量发展要求的上市公司,进一步健全进退有序、优胜劣汰的市场生态;另一方面,与发达市场相比,我国居民权益资产配置比重仍有较大提升空间。后续的资本市场改革,将聚焦营造更具吸引力的“长钱长投”制度环境,提升优质金融产品供给,并引导上市公司强化回报投资者的意识,形成融资与投资的良性循环。
“今年是中信证券成立三十周年。三十年来,中信证券始终把握中国资本市场发展改革的历史机遇,推动公司实现了跨越式发展。在新征程上,中信证券将继续以国家战略为引领、以服务实体经济为宗旨、以履行社会责任为己任,当好服务实体经济的主力军和维护金融稳定的压舱石,为中国式现代化的宏伟蓝图,贡献更多中信力量。” 邹迎光说。
下一篇:黄晓明代言的烧江南经营异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