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双11”成为Z世代定义潮流风向、构筑生活仪式感的重要舞台。日前,上海市青少年研究中心联合Soul App发布《2025Z世代双十一消费行为报告》,剖析了Z世代在双11这一重要消费场景中的行为特征。报告发现:“为快乐买单”已成为Z世代的主流消费心态;线上与线下消费共振、国货品牌与文化深度融合,共同构成了当前消费市场的新图景;AI技术正在重塑消费体验的全新趋势。旨在为理解青年消费心态、把握青年消费脉搏、激发青年消费活力,构建更契合青年需求的消费生态提供数据洞察与决策参考。
调研数据显示,“双11”消费人群中,男性占比超6成,男性占比61.1%、女性占比38.9%。90后、95后、00后是“双11”消费主力,占比分别为33.4%、29%、22.4%。
从职业维度来看,“双11”消费者职业分布TOP5依次为:自由职业者(21.9%),企业普通职工/基层管理人员(19.9%),事业单位/公务员/教职工等(14.5%),创业者/个体经营(工商户)等(12.2%),学生(8.4%)。
Z世代的消费信心正在持续增强,约4成年轻人增加预算。数据显示,消费预算变化与去年相比,近4成被调查青年表示“比去年多了”(38.6%),北上广深青年这一趋势更显著、该比例达45.15%;4成选择“和去年差不多”(40.4%),增加预算与维持预算的群体合计占比近8成,表明大多数年轻人对“双11”消费持有较为积极的态度。
在Z世代“双11”的情绪消费版图中,旅行类消费强势登顶,成为青年首选。以“囤机酒产品、旅行线路”为代表的旅行相关消费,以36.9%的占比成为最受欢迎的情绪消费品类。其后为一系列满足精神需求的数字与体验式消费,会员等数字增值服务(33.1%)、游戏充值(31.6%)、文创、潮玩等(31.3%)以及音乐节、livehouse等文娱消费(31%)共同构成了情绪消费的第二梯队,彼此占比差距微小,呈现多元发展态势。
上海市青少年研究中心在关于青年文化消费的调研中发现,当前青年文化消费正呈现三大新特征:以演艺经济为代表的“悦己”消费正在崛起,这与情绪消费中对沉浸式娱乐的追求不谋而合;以“二次元”为内核的“圈层”消费持续旺盛,满足了年轻人在虚拟世界中构建身份认同的精神需求;以“文博”为载体的体验式消费日益火热,则进一步体现了他们对深度文化体验的渴望。
消费热度正从线上向线下延伸,超七成年轻人关注线下活动。硬核国货正在持续赢得Z世代的青睐。数据显示,和2024年相比,会特别倾向于购买国货/国产品牌出现明显增长趋势的领域TOP3分别是:手机、家电以及保健食品/膳食补充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