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品|搜狐财经
作者|刘相君
一颗颗圆润饱满的鱼子酱,背后是年入超6亿元、净利率超58%的生意。
近日,全球最大的鱼子酱企业——杭州千岛湖鲟龙科技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鲟龙科技”)向港交所递交上市申请,计划在香港主板上市,中信证券和中信建投国际担任联席保荐人。
从杭州千岛湖走向世界,鲟龙科技用了二十多年。如今,在全球每三罐鱼子酱中,就有一罐以上来自这家中国公司。
作为全球鱼子酱市场的重要参与者,鲟龙科技仍面临国际市场竞争、生物资产波动等挑战,其资本市场表现与未来发展如何,仍待市场与时间的检验。
全球鱼子酱龙头,连续十年销量第一
招股书显示,鲟龙科技是全球最大的鱼子酱企业。根据灼识咨询的资料,公司自2015年以来连续10年实现鱼子酱销量全球第一名。
2021年-2024年,鲟龙科技的鱼子酱销量持续占据全球市场的30%以上,2024年达35.4%,超过第二大企业的5倍以上。目前公司构建了覆盖鲟鱼育种与养殖、鱼子酱加工、销售及品牌营销于一体的鲟鱼和鱼子酱全产业价值链,旗下有知名鱼子酱品牌KALUGA QUEEN(卡露伽)。
据了解,鲟龙科技担任多家顶尖航空公司的鱼子酱供应商,合作对象包括汉莎航空、新加坡航空及国泰航空,另外,公司的鱼子酱产品广泛供应全球众多米其林星级餐厅。
值得一提的是,鲟龙科技的收入高度依赖海外市场。2022年至2024年,其来自海外销售的收入占比分别为79.8%、76.7%和80.1%,2025年上半年这一比例进一步升至80.9%。截至目前,公司产品已出口至46个国家和地区,覆盖欧洲、美洲及亚太。
2022年-2025年上半年(报告期),公司鱼子酱的销售量分别为195.9吨、219.9吨、258.3吨及141.1吨。鱼子酱产品为鲟龙科技贡献了90%以上的收入,2025年上半年占比高达92.4%,其余收入则来自鲟鱼制品、活鲟鱼销售等。
鱼子酱的产出原依赖野生鲟鱼加工,根据联合国粮食及农业组织统计,野生鱼子酱产量于1977年达到了1988吨的历史峰值,后因资源锐减及野生种群保护力度逐步加强,产量大幅下降。随后人工养殖鱼子酱逐渐替代野生鱼子酱。
根据灼识咨询的资料,全球鱼子酱销量从2019年的402.5吨恢复增至2024年的729.2吨,复合年增长率为12.6%,不过距历史峰值仍有巨大增长空间。
三次闯A均失败,上市之路“一波三折”
虽然头顶“全球鱼子酱龙头”的光环,但鲟龙科技的资本化道路可谓是一波三折。
在过去的十余年间,这家鱼子酱巨头已三次冲击A股,但均以失败告终。
2011年10月,鲟龙科技首次提交创业板上市申请,但由于若干关联方交易金额占公司当时总收入及净利润的比例问题,该次上市申请未获批准。
2014年9月,公司提交第二次创业板上市申请,由于海外销售、存货水平及公司当时股权架构等问题,鲟龙科技IPO再次折戟。
2022年12月,鲟龙科技转向深市主板提交第三次上市申请,但未收到证监会的受理通知或任何反馈。
在A股屡战屡败后,鲟龙科技于2024年3月挂牌新三板,但仅一年多,就于今年8月摘牌,随后公司把目光转向港股市场。
从财务数据来看,鲟龙科技的盈利能力较为“亮眼”。
2022年-2024年,公司营业收入从4.91亿元增长至6.69亿元,复合年增长率为16.7%,净利润从2.34亿元增至3.24亿元,复合年增长率为17.8%。这一增长态势在今年上半年得以延续,截至今年6月末,公司实现收入3.02亿元,净利润1.76亿元。
更引人注目的是其利润率水平。报告期内,公司净利润率分别为47.5%、47.3%、48.4%和58.3%。如此高的净利润率即使在高端消费品行业中也并不常见,2025年上半年,贵州茅台的销售净利率为52.56%。
去年毛亏损1967万元,三年半共派息3.59亿
然而,在光鲜的业绩背后,鲟龙科技面临着生物资产公允价值波动的特殊风险。
鲟龙科技的生物资产包括鱼苗、雌性未成熟鲟鱼、雌性成熟鲟鱼及雄性鲟鱼。该等生物资产按公允价值减去出售成本计量。
报告期内,公司毛利率(计入生物资产公允价值变动影响前)分别为65.6%、70.1%、66.3%和71.3%,在计入生物资产公允价值变动影响后,毛利率分别为1%、1.3%、-2.9%、0.4%。
不难注意到,鲟龙科技2024年录得2.9%的毛亏损率,同期毛亏损为1967万元。对此,公司在招股书中解释称:“主要由于生物资产公允价值变动前的销售成本增加及生物资产公允价值变动影响产生的净亏损所致,主要归因于公司其中一间附属公司辽宁鲟龙科技发展有限公司于2024年7月遇到夏季洪灾。”
值得一提的是,报告期内,鲟龙科技多次宣派股息。2022年和2023年,公司分別宣派股息2.32亿元和8160万元,而2022年同期公司净利润仅为2.34亿元,今年上半年公司再次派息4510万元,三年半的时间累计派息3.59亿元。
根据公司的战略,鲟龙科技本次IPO募资金额拟用于多个方面。公司预计在未来五年内将募集资金用于水产养殖及产能扩张、现有养殖加工基地技术升级,以巩固公司在全球鱼子酱行业的领先地位。
同时将升级现有养殖设施和鱼子酱加工产线;部分资金将用于布局线下零售门店等品牌营销活动;加强研发能力,升级数字化信息系统以及进行战略性投资或收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