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终于谈妥,加拿大致电中国,卡尼用9字宣告结局,要和美国断情义
“加美经济关系已结束。 ”5年11月7日,加拿大总理卡尼在多伦多的一场演讲中掷下这九个字,彻底划清了与美国的经济界限。 此言一出,国际社会哗然——这对曾被称作“天作之合”的邻居,终究走到了分道扬镳的十字路口。
卡尼的宣言并非一时冲动。 此前半年,美国对加拿大钢铝产品征收50%关税,甚至威胁将关税全面上调至35%,特朗普更公开提及“让加拿大成为第51个州”。 这种居高临下的态度,让加拿大民众反感至极。 民调显示,超七成加拿大人宁愿经济放缓,也要减少对美依赖。 一场“去美国化”的战略转向,早已在民间与政界达成共识。
美加关系的裂痕,始于特朗普的“美国优先2.0”政策。 2025年8月,美国突然将加拿大输美关税从25%提升至35%,远高于对欧盟、日韩的税率。 白宫声称此举是为应对芬太尼问题,但加拿大商会直接回击:“这纯粹是借口! ”
更让加拿大寒心的是,特朗普甚至因一则广告直接翻脸。 10月23日,安大略省投放的反关税广告中引用了美国前总统里根反对关税的言论,特朗普当即宣布中止所有美加贸易谈判。 这种“说翻脸就翻脸”的态度,让加拿大意识到:依赖美国,等于将经济命脉交予反复无常的伙伴。
经济数据更能说明问题:2025年第二季度,加拿大对美出口下降7.5%,GDP缩水1.6%。 美国市场已从“靠山”变成“软肋”。
“与美国割席”后,卡尼火速推动“贸易多元化”。 其核心举措之一,便是重新拥抱中国。 10月29日,APEC会议期间,加拿大总理驻议会秘书布洛伊斯与中方代表会谈,双方同意深化农业、能源、气候变化等领域合作。 卡尼更明确表示:“加强与中国关系至关重要。 ”
中加经济互补性极强:
能源领域:加拿大跨山输油管道扩建后,对亚洲原油出口激增。 其油砂运至中国的成本比伊拉克重油每桶低10美元,极具竞争力。
贸易潜力:2024年中加贸易额达1333亿加元,同比增6.1%,加拿大更罕见实现顺差。 相比之下,美加贸易额连续三年停滞在1万亿美元左右。
旅游业复苏:中国重启赴加团队游,让加拿大旅游业重燃希望。 此前,中国游客年均贡献超60万人次消费,是加拿大第三大客源国。
美加关系的信任危机,早有伏笔。 1930年,美国出台《斯穆特-霍利关税法》,大幅提高进口税,导致加拿大出口收入暴跌;2018年,特朗普对加拿大钢铝加税,迫使加拿大反制。 每次美国政策摇摆,加拿大都是首当其冲的受害者。
更讽刺的是,美国一边征收高额关税,一边暗示“加拿大企业若将生产迁至美国可豁免关税”。 这种明目张胆的“产业绑架”,彻底激怒了加拿大。 正如前总理皮埃尔·特鲁多所言:“与大象为邻,它翻个身都可能压到你。 ”
加拿大的转向已初见成效。 2025年前三季度,加拿大对印度、东盟出口暴涨42%,对美出口占比降至58%,创30年新低。 与此同时,加拿大政府发布新预算案,计划未来5年投入897亿加元发展基建、国防和产业竞争力,目标十年内将对非美市场出口翻番。
中方对加拿大递出的橄榄枝回应谨慎。 王毅外长在11月11日的通话中强调,合作需“互谅互让、友好协商”,并提醒加方“正视历史、恪守国际准则”。 显然,中国欢迎合作伙伴,但前提是对方展现足够诚意。
卡尼的“九字宣告”,不仅是美加关系的转折点,更揭示了一个现实:单极依赖的时代正在落幕。 当美国挥舞关税大棒时,加拿大选择“向东看”,正是小国在大国博弈中寻求战略自主的缩影。
读者朋友们,你们如何看待加拿大的转向? 是明智的自救,还是冒险的赌博? 欢迎在评论区分享观点!
资料来源:
2025年11月08日——《加拿大总理:加美经济关系已结束》(光明网)
2025年11月09日——《加拿大“很受伤”,“去美国化”战略转向在加速》(上游新闻)
2025年10月23日——《加拿大总理称与美国关系不会再像以前》(央广网)
2025年11月08日——《民调:超七成加拿大人愿以“经济放缓”换取“减少对美国依赖”》(每经网)
2025年10月29日——《从遭冷遇到遇新机! 加拿大押注中国,3000亿出口要翻倍》(中国网)
2024年06月05日——《中加经贸合作硕果累累》(商务部)
2025年10月25日-11月1日——加拿大安大略省反关税广告风波系列报道(央视新闻)
2025年08月02日——《关税加至35%,加拿大为何遭“狠手”》(中国青年网)
2025年02月14日——《共生与博弈:美加关系的双重叙事》(光明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