雷军再也坐不住了,一连三条微博,直面“小米汽车好看比安全重要”的舆论风波。
“ 这是小米 SU7 发布之前我发的微博,我谈对安全的理解和 SU7 的研发标准。 ”11 月 16 日,小米创始人雷军连续发布三条微博,重申小米汽车的安全理念,并附上 2023 年底和 2024 年初发布的关于安全标准的微博截图。
事件的起因是,近期有网友断章取义,称 “ 小米汽车好看比安全重要 ” 。对此,雷军明确回应: “ 安全是基础、安全是前提 ” 、 “ 安全高于一切 ” 。
雷军此次的愤怒回应并非空穴来风。事件源于有人截取了他 2024 年 4 月一次采访中的片段。
当时雷军在谈产品定义时说 “ 一辆车,好看是第一位的 ” ,但故意忽略了后半句 “ 安全是基础、安全是前提 ” 。
这种 断章取义 的做法迅速在网络上发酵,引发了公众对小米汽车安全性的质疑。
雷军在辟谣中毫不留情地指出:“网上有不少人断章取义,歪曲抹黑。”一位网友在评论区的留言点出了关键:“可惜很多人断章取义啊,说小米汽车好看比安全重要。”
这已不是小米第一次遭遇此类风波。雷军曾在 9 月透露,小米汽车发布后成为 “ 全网被黑最惨的车企之一 ” 。
小米的营销方式一直是一把双刃剑。近年来,所谓的 “ 米式营销 ” 在引发热议的同时也带来了不少争议。
其中最受争议的是其 “ 小字文学 ” 现象 —— 即在大字宣传的同时,用小字进行补充说明。
例如小米 SU7 的加速数据旁边备注 “ 不含起步时间 ” ,宣传 “2200MPa 小米超强钢 ” 时小字写着 “ 项目名称 ” 。
小米与苹果的 捆绑营销 也是其鲜明特色之一。小米 17 系列直接跳过 16 命名,被网友一眼看穿 “ 这是冲着苹果 iPhone 17 来的 ” 。
雷军的发布会更是 “ 句句不提苹果,句句都是苹果 ” 。
然而,这种营销策略正面临挑战。在小米 YU7 的 “ 冬测争议 ” 中,雷军因在庆功微博中使用 “ 冬季续航测试 ” 一词引发质疑,而他的回应 —— 八个狗头表情包,被舆论批评为 “ 自杀式公关 ” 。
面对当前的舆论环境,小米似乎正在寻求营销策略的转型。 雷军个人 IP 的流量效应 始终是小米营销的核心。
从小米 SU7 刚发布时,雷军亲自为第一批车主开车门,到 “ 黑色西装 + 白衬衫 ” 的霸总形象,这些都为小米汽车积攒了扎实的品牌口碑。
然而,成也流量,危也流量。当品牌体量越来越大,那些在初创期帮助小米快速打开市场的营销手法,如今可能不再适用。
随着小米汽车业务的稳步发展, 小米正逐渐将重心转向技术研发 。
但面对营销与产品的天平,小米似乎正寻求新的平衡点。
毕竟,营销的尽头从来不是 “ 小聪明 ” ,而是 “ 真功夫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