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者按
《上证夜读》是上海证券报微信公众号着力打造的一个品牌栏目,为进一步提升内容的原创性、思想性、专业性、启发性、故事性、可读性,我们诚挚地面向金融机构、上市公司、行业协会等财经领域的高管和专家、企业家和创业者约稿。
你创业的成败得失,你奋斗的心路历程,你创富的生动故事,你发家的财富密码,你投资的独门秘笈,你理财的成功钥匙,你的财富观、义利观、“生意经”,你信奉的人生理念,你崇尚的企业文化,你传承的家训家风……你最刻骨铭心、最难以忘怀、最给人启迪、最值得分享的典型案例、经验教训、人生感悟……以深度、锐度取胜,以角度、温度见长,既有真情实感,又有真知灼见,既发自肺腑,又直抵人心……
来稿请控制在3000字左右,如内容精彩,字数可适当放宽。倘有珍贵的资料照片或视频,可一并附上,我们将与文稿融合编发。
来稿请注明作者姓名、单位、职务、联系办法等要素,并附上个人照片、简介(100字以内)。
来稿将择优编发,并择机结集出版。
联系人:孟老师 021-3896 7861
郭老师 021-3896 7533
邮 箱:Szyd@cnstock.com
姚和平
1962年9月生,现任安徽安利材料科技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长、总经理。拥有工学学士学位与研究生学历,具备教授级高级工程师、中国注册会计师和注册企业法律顾问等专业资格。
“全国劳动模范”称号获得者,享受国务院特殊津贴,并曾获“安徽省优秀民营企业家”“安徽省优秀企业家”及“全国关爱员工优秀民营企业家”等荣誉。
连续担任四届安徽省人大代表,现任安徽省工商联副主席,并在多所高校担任兼职教授及硕士生导师。
大学毕业于工科专业,后自学掌握财务、法律与管理知识,曾参与主编《企业管理概论》一书。主持公司经营管理工作二十余年,带领企业持续发展,安利股份于2011年在深交所上市,现已成为全球同行业中的领军企业。
在安利股份工作的三十余年中,董事长姚和平亲历并推动了企业从小到大的发展历程。他将多年扎根一线的经营管理实践,与不断学习汲取的智慧相融合,把期间的思考、心得与教训汇编成册。这本《胜在有道》并非高深的理论著作,而是一部源自中国中小民营企业真实土壤的实践手记。姚和平期望通过《胜在有道》与社会各界,特别是企业界同仁交流探讨,共同为中小民营企业的健康发展“把脉会诊”。
在书中,他系统分享了安利股份从濒临倒闭到成为全球行业龙头的核心感悟:企业真正的生命力,源于确立使命与愿景的“道”;企业的持续竞争力,在于凝聚人心的“心”;而企业的内在驱动力,则在于能力与热情的乘法效应。以下内容摘编自书中的三个核心章节,揭示了这家隐形冠军企业的经营哲学。
胜在有“道”
上世纪90年代中后期,国内聚氨酯合成革行业迎来快速发展。安利股份引进意大利先进设备与技术,产品供不应求,客户排队等货、拦车抢货的景象屡见不鲜。然而好景不长,随着国际同行及国内民营企业纷纷涌入,行业竞争迅速加剧。令人意外的是,在外需旺盛、公司技术资金条件优越的背景下,安利却在1999年陷入严重危机:管理混乱、人心涣散、贷款逾期、骨干流失,企业濒临倒闭。
就在这个内忧外患的时刻,姚和平临危受命,开始主持公司日常经营管理工作。面对困境,他不断思考:为什么一家资源雄厚、技术领先的企业会走到这一步?随着管理实践的深入,他逐渐意识到,“无形胜有形”——先进的企业理念和价值观,比产品、技术和设备更为重要。企业必须首先回答“为谁当兵,为谁打仗”“举什么旗,走什么路”这些根本问题。
在姚和平看来,经营企业本质上是在经营人心。企业要打造一支高凝聚力、高执行力的团队,必须明确使命与愿景。使命解决“为什么存在”,愿景指明“要到哪里去”。这一认知与《孙子兵法》中“道者,令民与上同意也”的思想不谋而合——唯有上下同欲,方能战无不胜。
基于这一理念,安利股份确立了以“为员工创造机会、为客户创造价值、为股东创造回报、为社会创造财富”为核心的“四为”使命,以及“美好材料,造福社会”的企业宗旨。公司致力于为员工提供公平的发展机会和多元的薪酬福利,打造“知识、金钱、精神”三个方面的“小富翁”;坚持以客户为中心,持续创新,提供有价值的产品和服务;同时履行对股东和社会的责任,依法经营,绿色发展。
在明确“美好材料,造福社会”的宗旨基础上,公司确立了“力争成为全球最优秀的聚氨酯复合材料企业”的愿景。姚和平认为,先进的发展理念优先于经营,优先于产品、技术和工艺。企业要在“利他”中实现“利己”,在创造社会价值中获取合理利润。
回顾安利股份从小到大的发展历程,姚和平总结道:虽然公司与众多优秀民营企业相比仍有差距,但企业能够持续发展的根本在于“胜在有道”。只有确立先进的使命、愿景和核心价值观,企业才能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凝聚人心、持续发展,最终实现“上下同欲者胜,同舟共济者赢”的理想局面。
做企业,就是经营“人心”
2020年以来,聚氨酯合成革行业进入竞争激烈的“阵痛期”。作为上市公司,安利股份的资源与条件优于许多同行,更应敢于直面挑战。姚和平认为,中国古语“世上无难事,只怕有心人”蕴含着深刻的管理智慧——做事要用心,有多少心,才能成多大事。那么,何谓“有心人”?他将其归纳为 八个“心”。
首先是 热心。积极、阳光、进取的心态是推动个人与企业前进的重要动力,拒绝焦虑、失望等“灰色情绪”,才能从根本上解决问题。
其次是 信心。信心比黄金更珍贵。无论个人或企业,若对未来失去信念,就会迷失方向。不应因一时挫折或得失而动摇,要始终胸怀“天生我材必有用”的笃定。
第三是 决心。成大事者必有大决心。姚和平认为做事要有“一定要、一定行”的坚决态度,这是成功的关键。
第四是 恒心。他以《挖井》的漫画为例,强调做事不可浅尝辄止,而要锲而不舍。唯有保持“咬定青山不放松”的韧劲,方能久久为功。
第五是 专心。在这个充满诱惑的时代,企业更应专注主业。他赞赏华为几十年如一日对准通信领域“城墙口”冲锋的战略定力,认为安利也需如此,一心一意,心无旁骛。
第六是 虚心。管理者必须戒除骄傲自满,保持谦虚谨慎。若躺在功劳簿上吃老本,用旧方法应对新问题,终将被时代淘汰。
第七是 用心。这是一种高度负责的态度,体现为专注、思考和执行力。只有用心做事,才能在质上达成目标,而非仅仅完成量的任务。
最后是 齐心。经营企业本质上是经营人心。“上下同欲者胜”,姚和平强调,必须让团队心往一处想,劲往一处使,像一辆坦克般朝着共同目标坚定不移地前进。
在姚和平看来,这八个“心”共同构成了企业应对挑战、走向卓越的内在力量。尤其在当前复杂多变的经营环境下,安利股份更需要培育这样的企业精神,以“有心”之道,行稳致远。
能力×热情=价值
在姚和平看来,实现目标的强烈愿望是事业成败的关键。工作的投入程度——是“干了”还是“拼命去干”,将直接决定结果的差异。他认为,实现计划目标必须满怀激情与热忱,始终保持“在状态”。
他提出了一个核心公式:人力资本价值= 能力×热情。在企业这个能力集合体中,无形的资源往往比有形资源更为关键,而“人”则是所有要素中最核心的部分。依据能力和热情的不同组合,组织和员工可分为四种类型:能力弱热情低者不可能完成任务;能力强热情低者不能很好完成任务;能力弱热情高者可能较好完成任务;而能力强热情高者,才是公司重用的、能完美完成任务的中坚力量。
姚和平坚信,激情与热忱比才干、资历和经验更为重要。它是一种能被激发的高昂状态,能调动身心的巨大潜力,创造奇迹。它体现在永不自满、永不放弃的精神中,体现在以积极心态面对挫折、不断自我激励的行动里。
他犀利地分析企业中存在的负面情绪:老气横秋、寻找借口、牢骚满腹、得过且过。他认为这根源在于人生观、价值观的偏差。主持公司工作20多年来,他唯一不变的就是对事业的一腔热血,深感时间紧迫,必须只争朝夕。
姚和平进一步阐明,工作不仅是为企业、为社会,更是为自己。工作不仅能换取薪酬,更能获得知识、提升技能、实现自我价值。充满激情地对待哪怕是最微小的工作,也能让平凡的日常变得充实美好。
最后,姚和平特别强调了干部的带头作用。干部的一言一行是“看不见”的重要信号,对员工有着巨大的感染力。一个死气沉沉的干部不可能带出有活力的队伍。他引用稻盛和夫的观点,认为除了付出不亚于任何人的努力,不存在第二条成功之路。因此,经营管理者必须以身作则,用不变的激情与热忱去感染团队,打造能征善战的组织,为使命和事业而奋力拼搏。
作者:邹传科
下一篇:刘强东:京东点评永不商业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