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募行业规模迭创新高,安信基金的管理规模却不断下降,今年前三季度较去年末缩水139.04亿元
投资时间网、标点财经研究员 余顺安
昔日公募“千亿俱乐部”成员安信基金管理有限责任公司(下称安信基金),近几年管理规模不断缩水,与行业趋势背道而驰。
今年以来,公募行业管理规模增长态势强劲。中国证券投资基金业协会数据显示,公募基金资产净值4月末突破33万亿元,6月末站上34万亿元,7月末突破35万亿元大关,8月末进一步增长至36万亿元以上。截至今年9月末,这一数值为36.74万亿元,较2024年12月末增加3.92万亿元,增幅近12%。
而安信基金的管理规模却呈下滑态势。据Wind数据统计,截至今年9月末,安信基金的公募管理规模为853.71亿元,较2024年末减少了139.04亿元,降幅为14%。
行业规模迭创新高,为何安信基金却反向而行?
一方面,与安信基金的产品结构有关。
今年以来,A股市场持续走强,债市承压。前三季度,公募行业中股票基金规模增加1.5万亿元,增幅为33.73%,是行业整体规模增长的一大主力。相比之下,债券基金规模增幅较小,为5.27%,增量为0.36万亿元。
而从安信基金的产品构成来看,固收业务是其优势项目。根据Wind数据统计,截至今年三季度末,权益类基金规模在安信基金管理规模中的占比约四成左右,其中股票型基金的规模占比不足一成。在“股强债弱”的行情中,这一构成无疑不利于规模的增长。
具体来看,截至三季度末,安信基金股票型基金规模为70.73亿元,较2024年末增加28.89亿元;债券型基金规模为322.7亿元,货币型基金规模为84.12亿元,分别较2024年末下降127.86亿元、12.77亿元;混合型基金规模为374.2亿元,较2024年末下降27.6亿元,其中偏债混合型基金的规模为87.69亿元,较2024年末下降52.58亿元。
另一方面,知名基金经理张翼飞的离开或也有影响。
今年7月17日,安信基金发布多份基金经理变更公告称,张翼飞卸任所管9只基金的基金经理职务,包括安信稳健增值(A类001316,C类001338)、安信目标收益(A类750002,C类750003)、安信民稳增长(A类008809、C类008810)、安信稳健增利(A类009100,C类009101)、安信稳健聚申一年持有(A类009849,C类010661)、安信民安回报一年持有(A类012701,C类012702)、安信平衡增利(A类012250,C类012251)、安信丰穗一年持有(A类012256,C类012257)、安信恒鑫增强(A类015978,C类015979)。
在张翼飞卸任前的二季度末,上述9只基金的规模合计298.57亿元,占安信基金整个非货基规模的1/3以上。张翼飞卸任后,三季度末,上述9只基金的管理规模悉数下降,合计降至211.77亿元,环比减少了86.8亿元。其中,安信目标收益的管理规模由二季度末的82.98亿元降至三季度末的48.65亿元,环比减少34.32亿元;安信稳健增利、安信稳健增值的规模分别环比减少20.12亿元、17.58亿元。
此前,张翼飞是安信基金投研团队里的重要人物。公开资料显示,张翼飞于2012年9月加入安信基金,历任固定收益部基金经理、混合资产投资部总经理、公司总经理助理、公司副总经理、首席投资官(混合资产CIO)等。
投资时间网、标点财经研究员还注意到,安信基金管理规模自几年前便开始下降。Wind数据显示,安信基金的管理规模于2021年第四季度首次迈进千亿行列,并于2022年三季度末到达1364.91亿元这一阶段性峰值,随后开始逐步下行。2022年末—2024年末,该公司管理规模依次为1236.8亿元、1185.84亿元、992.75亿元。继2024年跌出千亿梯队后,今年进一步下滑。
安信基金公募管理规模(亿元)
数据来源:Wind
值得一提的是,近两年,监管层愈发重视发展权益类公募基金。中国证监会印发的《推动公募基金高质量发展行动方案》明确提出,要大力提升公募基金权益投资规模与占比,促进权益投资、固定收益投资协调发展,并将权益类基金占比纳入纳入基金公司评价指标体系。
对于固收产品规模占优的安信基金而言,这未尝不是一项挑战。
针对近年来规模持续下降的原因、知名基金经理离任的影响、未来权益产品的布局发展计划等相关问题,投资时间网、标点财经研究员向安信基金发送了沟通函,但截至发稿尚未收到相关回复。
投时关键词:安信目标收益(A类750002,C类750003)|安信稳健增值(A类001316,C类001338)|安信稳健增利(A类009100,C类0091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