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新网北京9月16日电(记者查志远)近日,西贝创始人贾国龙因罗永浩吐槽西贝预制菜“又贵又恶心”而扬言要起诉对方的事件在舆论场上闹得沸沸扬扬,双方的预制菜之争也引发餐饮业信任危机。
企业老板面对消费者的批评,第一时间没有反思自身产品和服务,而是选择指责消费者“不懂”,这不是第一次出现。
2025年8月,百果园董事长余惠勇的一段视频言论就曾引发轩然大波。“商业就两种,第一个利用消费者的无知,第二个教育消费者成熟。”余惠勇自信满满地表示,“百果园这么多年来都走在一个教育消费者成熟的路上。我们不会去迎合消费者。”
当老板们高高在上试图教育消费者时,市场也在以最直接的方式教育他们。
实际上,一些企业营销喜欢教育消费者,本质上是爹味营销在作怪。
当企业高管以“教育者”自居时,往往不自觉地陷入一种“我懂你不懂”的优越感中。这种优越感体现在营销语言上,就是说教式广告、道德绑架式宣传,甚至是对消费者选择权的质疑。
企业营销所秉持的这种“你不理解我,所以我来教你”的逻辑,消费者感受到的不是关怀,而是被贬低、被说教。
久而久之,企业品牌与消费者之间筑起高墙,导致信任瓦解、口碑崩塌,甚至引发“众怒式”的舆论反噬。
商业的本质是价值交换,而非单向灌输。当然,在很多行业,由于专业知识的壁垒,消费者往往处于信息劣势地位,这时候品牌有义务向消费者提供全面、真实、准确的信息,以保障消费者的知情权和选择权。
企业若想真正赢得市场,就必须摒弃“教师爷”心态,回归“服务者”本位。
(独家实测)“新青鸟有挂吗”附开挂脚本详细步骤:https://www.caiding5.cn/news/3147916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