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月16日下午,在2025腾讯全球数字生态大会上,腾讯混元3D(三维)3.0模型正式发布。腾讯集团高级执行副总裁、云与智慧产业事业群CEO(首席执行官)汤道生介绍,该模型建模精度比上一版提升了3倍,人物、复杂细节的生成效果均大幅提升。
同时,腾讯推出面向3D专业生产管线的一站式工具混元3D Studio,覆盖从概念设计到动作系统的全流程,解决传统3D开发管线中生产环节多、制作成本高等问题,大幅提升3D生产效率。
此技术的发布,将为当前已经白热化的游戏行业AI(人工智能)军备赛注入强劲动力。2025年以来,A股游戏板块持续回暖,AI技术的深度渗透正是背后关键支撑。2025年半年报显示,三七互娱借助AI辅助生成的2D美术资产占比已超80%,单季度可产出超50万张图片;游族网络则打造了覆盖全球化研发与发行全链路的智能平台,持续深化AI与业务的融合。
在2025腾讯全球数字生态大会上,腾讯混元3D(三维)3.0模型正式发布。图为2025腾讯全球数字生态大会现场。 每经记者 张梓桐 摄
2025年,中国游戏产业呈现高速发展态势。《2025年1~6月中国游戏产业报告》显示,上半年,国内游戏市场实际销售收入达1680亿元,同比增长14.08%;用户规模近6.79亿,再创历史新高。
然而,在充满机遇的同时,游戏企业也面临研发成本高企、用户增速放缓、内容创意内卷、全球化合规等多重挑战。如何高效打造优质内容、缩短研发周期、打通全球发行链路,成为中国游戏产业亟待解决的课题。
面对行业痛点,在游戏AI应用场景中,混元游戏平台提供图生视频、角色精修与动画一键生成等能力,显著提升素材落地效率;混元3D API(应用程序编程接口)支持文本或图像生成高精度模型,适配多风格渲染需求。在研发环节,腾讯云AI代码助手CodeBuddy贯穿代码生成、测试与评审流程,推动研发全流程协同。
腾讯云披露的进展显示,混元3D3.0模型已实现角色脸部表现、衣服褶皱等细节的结构化提升;在卡通类角色创作中,生成效率提升显著,可用率达到行业领先水平。
腾讯混元大模型技术专家林志鸿在接受《每日经济新闻》记者采访时表示,兼具游戏应用场景与模型研发能力,是腾讯混元核心优势,也是其成为游戏AI应用领域可靠选择的关键。
除腾讯外,行业内鲜有专门的游戏生成模型。在游戏美术创作全流程中,我们聚焦两大核心方向:一是从2D(二维)到3D的转化,二是从3D到引擎的适配。其中,2D到3D环节中,优质的原画与多视图对高效建模至关重要。林志鸿说。
林志鸿告诉记者,3D赛道被腾讯混元视为极具价值的投入方向。
游戏行业对美学表达的高要求,使得美术资产的品质直接影响玩家认可与开发效率,而3D建模向来是成本最高、周期最长的环节。AI技术的融入为这一痛点提供了破解思路,腾讯混元通过技术创新实现了3D生产效率的大幅提升。依托在游戏领域的技术积累与落地经验,腾讯计划将成熟的3D模型与应用方案通过腾讯云对外输出,赋能有需求的中小企业及其他外部客户。林志鸿说。
冰川网络副总经理、孵化中心负责人曾保忠告诉记者,现阶段,冰川网络仍将主要精力投入传统工业化流程的AI优化,核心原因在于此类技术更贴合当前行业与客户的实际需求。对多数开发者而言,相较于探索未来形态,当下更迫切需要能直接降本增效的成熟工具,这也成为腾讯混元3D技术迭代的现实锚点。
2025腾讯全球数字生态大会上的腾讯展台。每经记者 张梓桐 摄
此外,发行环节的AI应用也已成为行业基础能力。借助视频与图片分析技术,AI能快速提炼高转化素材共性,将其转化为创作提示词,助力厂商针对不同区域、人群包迭代素材。
腾讯云还将AI融入海外发行机型适配,通过云端测试降低中小厂商兼容成本,解决海外机型繁杂问题。现在(如果)不用AI做买量素材和客服,基本失去竞争力。曾保忠告诉记者,AI已从可选工具变为生存必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