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加入收藏
国内油价调整的依据主要基于国际市场原油价格变化,结合现行成品油价格形成机制,同时受国内的供求关系、货币汇率、税收方案等多方面因素影响,具体如下:
跟踪机制:有关部门依据过去十个工作日国际市场主要原油品种(如布伦特、迪拜、米纳斯等)的平均价格变动情况,作为国内油价调整的重要参考。
价格波动:国际原油价格的涨跌直接影响国内油价的调整幅度。当国际油价上涨时,国内油价可能随之上涨;反之,当国际油价下跌时,国内油价也可能相应下调。
供求平衡:国内油价的调整也会考虑国内市场的供求关系。如果国内市场供应充足,而需求相对疲软,那么油价上涨的压力可能会减小;反之,如果供应紧张而需求旺盛,油价上涨的压力可能会增大。
汇率影响:由于国际原油价格通常以美元计价,因此货币汇率的波动也会影响国内油价的调整。当人民币对美元汇率升值时,以人民币计价的国内油价可能相对下降。
税率调整:税收方案在油价形成过程中发挥着重要作用。国内油价中包含了消费税、增值税等多种税费,这些税费的调整也会直接影响国内油价的水平。
调价周期:国内油价调整通常遵循一定的调价周期(如每10个工作日为一个计价周期),并在每个周期结束时根据国际市场原油价格的变化情况确定是否调整国内油价。
调价幅度:调价幅度的大小取决于国际市场原油价格的变动幅度以及国内油品的供求关系、货币汇率、税收方案等因素的综合影响。当国际市场原油价格变动幅度超过一定阈值(如每吨50元)时,国内油价将相应调整。
运输和流通成本:国内油价还需考虑原油运输、炼油、仓储、销售等环节的成本。
方案干预:有关部门可能根据宏观经济形势、环保要求等因素,对油价进行适当干预。
CopyRight(C)2006-2014 southmoney.com All Rights Reserved 备案编号:闽ICP备18014564号-1